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0篇
水利工程   98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泾河流域雨落坪、杨家坪和张家山三个主要水文站产流特性的分析,建立了两种降雨产流模型,并用之分片计算了流域1970年~1989年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量。计算结果表明:1970年~1989年泾河张家山以上(包括泾惠渠引水)人类活动年均减水5.796亿m3,占总减水量的90%;因降雨年均减水0.656亿m3,占总减水量的10%;泾惠渠年均引水量4.395亿m3,占人类活动总减水量的75.8%。  相似文献   
2.
泾渭连横     
过了渭河新桥,沿着宽直的水泥路东驰,泾、渭二流像两支射中同一目标的长箭,把这块洲地逼成一条狭长的尖刃。我们的车如同夹进两箭中的一支箭头,直逼刃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分维数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收集泾河张家山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和该流域长武、环县、崆峒气象站日降雨数据以及NDVI遥感影像,分别选取降水不均匀系数为代表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的指标和NDVI为反映人类活动对流域植被覆盖影响的指标,经过归一化处理后,使用MTALAB软件得出以年为单位的泾河径流过程分维数与该流域降水不均匀系数和NDVI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分维数与降水不均匀系数呈正相关(R=0.5571),而与NDVI呈负相关(R=0.2278)。说明降水年内分配越不均匀,植被覆盖越小,径流过程越复杂,分维数就越大,符合平常认知;泾河流域的降水对径流过程的影响较流域植被覆盖更大。  相似文献   
4.
泾河流域受土壤侵蚀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对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和防治等提供参考依据,根据1957-2017年泾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运用ArcGIS空间插值、小波分析、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及各气象站点的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泾河流域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别占全年的67.80%和52.86%;泾河流域年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为496.83 mm和1 481.24 (MJ·mm)/(hm~2·h),年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未来降雨侵蚀力将延续增加趋势,两者均在1996和2009年出现突变点且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7和17 a;泾河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在空间上均呈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东庄水库设计水平年需要安置受淹电站职工724人,规划全部在本县安置。文章通过对水库淹没小水电站的调查,根据职工工作年限及电站资产分析,一次性补偿加自谋职业的安置方式,可以达到水库淹没后职工持续稳定发展,对东庄水库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泾河为渭河的第一大支流,为了解泾河干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以泾河干流甘肃段的4个水文站1957—2016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变换法对泾河干流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径流量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泾河干流甘肃段的崆峒峡水文站、平凉水文站、泾川(三)水文站和杨家坪(二)水文站1957—2016年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4个水文站径流量突变后年平均值较突变前分别减少了41%、44%、45%和41%;主要存在2~10 a尺度、10~30 a尺度和30 a以上大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径流量突变年份集中在1982年和1986年;从崆峒峡水文站到杨家坪(二)水文站之间的泾河天然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加,且甘肃段泾河干流由上游至下游中小尺度周期性逐渐减弱,大尺度周期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王小永 《陕西水利》2011,(1):115-116
渭河下游的洪水灾害频繁,主槽断面萎缩,过洪能力锐减,发生小洪水时仍有可能造成较大的洪灾损失,泾河是渭河最大支流,水量、沙量对渭河下游河道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泾、渭河洪水遭遇情况,可为泾、渭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1957—2000年的实测降水序列和泾河年径流量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EMD法和GA建立了泾河年径流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可能存在准2~3、5~7、10~13、18~22 a的周期;基于EMD的年径流量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4.71%~8.21%,基于GA的年径流量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25%~12.22%。  相似文献   
10.
数字高程模型(DEM)代替等高线地形图实现了区域地形表面的数字化表达,其应用十分广泛。水文分析是地学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DEM在水文分析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选区位于泾河流域,采用中国北方1:25万地形图数据为基础生成DEM数据,进行流域信息的提取,得出结论:可以根据汇流累积单元数的阈值来生成不同密度的河网,在利用DEM进行流域信息提取时,要根据研究区情况和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生成DEM数据,以求试验结果达到最佳,更好地为不同单位部门的水资源调度决策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