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气候的变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联合国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并陆续通过了多个相关的国际公约、议定书、协定以及宣言等.在整个国际环境问题的协商、谈判和相关立法的过程中,硬法与软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详细分析了在全球气候问题的处理中软法与硬法的关系之后强调指出:软法与硬法相结合是有效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恰当模式.  相似文献   
2.
按照印度古吉拉特邦污染控制委员会的命令,印度菲利普炭黑有限公司设在帕莱杰(Palej)的炭黑装置停产并进行升级改造,达到环境监管部门的要求后才能开始运营。菲利普炭黑公司承诺积极遵守环境法的各项规定,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法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的价值入手 ,引出环境法的价值内涵 :目标价值、经济价值和职能价值 ,勾勒出环境法价值的合理内核 ,得出现代环境法应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 ,树立起“生态中心主义”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的结论。最后对阻碍环境法价值实现的因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获得环境法价值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4.
孙晓东  赵辉 《中国矿业》2005,14(5):41-44
法律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将对法律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发起全面的挑战。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将对环境法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法应以生态利益为本位。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应成为环境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2)
国际环境保护法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要求各国适当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产生对全球有害的环境影响,由此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本文试从国际环境法的三个基本原则说明其对国家主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烟(粉)尘排放总量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中水回用、环境绿化和加强环境法制观念等方面,提出强化水泥建设项目环保设计和建设、促进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的理解,不能仅拘泥于形式和概念,还需要有一个法文化立场上的审视视野。一个理性的人文环境法律观总是意味着,环境法不仅仅是一整套规则体系,同时,作为负载着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和理性追求的规则体系,环境法还是一种精神的集合体,即崇真、向善、臻美三维贯通的复合体,这是环境法属人性的本质体现。这样理解环境法,既有助于避免因单纯功能主义的立场而失落了其应有的人文关怀,又可以为未来环境法的发展完善培育新的环境法律文化上的认知空间,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环境法是全面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独立法律,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伦理精神和伦理性无疑是现代环境法有别于传统环境法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这种伦理精神亦有着深厚的渊源.对现代环境法的伦理精神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探求,在环境法的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将环境法置于更为宽广的伦理视野之中,以多元化的伦理视角解读环境法,经过逐一分析最后初步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法的伦理体系,以期能为环境法理论的成熟与发展提供某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是非环境权     
早期的环境权理论研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准理念,致力于人与自然的法律主体地位的理论储备,进而在环境权理论中融入集环境的权利与人对环境所享有的权利为一体的权利构成.环境权理论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即从传统法理学的体系及范畴中提出自然权利的法律化以及环境道德法定化,进而在环境权的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以及权利属性等方面呈现出较强的反逆特性,在理论界呈现出较强的是非之态.改变环境权理论研究的混沌之态,必须加强环境权理论的实践认知.环境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不在于对传统法理学的变革或颠覆,也不在于对传统权利理论的修正,它的确立应当与传统物权和环境公力救济请求权共同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体系,形成环境权与传统权利的良性互动,实现整体环境和资源范围内法律权利的有效均衡,最终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