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土的结构性与其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结构性黄土的大孔隙和胶结特性,对DDA算法进行了扩展,将结构性黄土中起主要胶结作用的黏粒胶结嵌入已有的DDA算法中;使用Monte Carlo法和DDA模拟黄土的沉积过程,该方法能够模拟颗粒下落过程中的相互碰撞及摩擦,分析结构性黄土在压缩过程中颗粒的平动和转动规律,由此构建与原状黄土孔隙比接近的微观结构模型;进一步使用扩展DDA对所生成的黄土结构模型进行不同压力下的一维压缩试验模拟,并与室内压缩试验进行对比。发现胶结试样颗粒位移比不含胶结试样颗粒位移小,但整体规律相似;每个颗粒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不尽相同,但主要以竖向位移为主;在压缩过程中,不同区域的颗粒位移存在较大差异,上部颗粒位移大,越往下部颗粒的位移越小。该研究成果可为从微观认识黄土力学行为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硬圆弧插补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兴  周川东  王文 《机床与液压》2002,(5):104-105,36
基于PC的数控系统成为开放式数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PC加控制板卡的结构为实际的开放式标准体系。本文采用FPGA器件实现了扩展DDA圆弧插补算法,在满足较高精度的情况下,具有较快的插补速度,而且容易与电机的运动控制部分很好的信成,制作成控制板卡,从而适应目前基于PC加控制板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铁在硫酸中腐蚀电位下的EIS及添加DDA和Cl~-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和弱极化曲线拟合技术研究了工业纯铁在硫酸溶液及添加Cl-和十二烷基胺(DDA)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及极化曲线。结果表明DDA在硫酸中缓蚀效应为覆盖效应。Cl-的加入提高了DDA对铁的缓蚀效率,但未改变DDA对铁的缓蚀机理。阻抗谱可用混合电位下的法拉第阻抗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产生光致热增强效应的不对称的人工金 纳米结构,建立了物理模型并进行了计算。采用离散偶极近似(DDA)方法计算水介质环境中 该结构及其不对称性改变后对吸收光谱及近区电磁场分布的影响,进而 利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数值模拟了该结构产生的热增强效应。结果表明:改变纳米结构的不 对称程度会明显影响结 构的光谱吸收位置、线型和峰值强度;同时,通过调节纳米结构的不对称性也可以有效地将 磁场能转化为热能,并 在结构周围形成高度限定的局域热增强现象。本文提出的纳米结构可在较大的近红外波段范 围内调控温度,可作为纳米尺度 下精确控制光致热效应的温度和设计热等离子纳米器件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DDA插补算法在现代数控系统中应用较广,但传统DDA插补算法有进给速度调节不易、精度需要采取改进等缺点。论文以DSP处理器为核心构建插补运算平台,对DDA插补的算法改进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福州机场高速二期金鸡山隧道是国内首例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隧道区域内节理发育,围岩破碎,隧道围岩稳定性受节理展布特征影响显著。通过对金鸡山隧道中导洞开挖掌子面、区段断面及其他出露区域节理的采集,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隧道正洞区域内的节理展布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法对金鸡山隧道围岩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对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典型阶段进行划分,并指出隧道容易发生变形破坏的部位。最后,将DDA计算分析结果与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塌方进行比较,两者性态一致,表明DDA法在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基本能够反映隧道真实稳定性,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传统离散单元计算方法(包括UDEC和DDA法)适合于求解岩土工程中有较多地质界面的问题,分析层状围岩体或大块体时仍需要离散化为若干小块体,为此增加许多不必要的人工界面,而有限元法等连续性方法并不适合表达有较多非连续面的问题.为此以DDA法为基础,建立无网格法高阶插值的DDA块体模型,原理上即利用无网格插值或近似方法如移动最小二乘法等,以获得离散大块体的复杂位移变形场,遵循原DDA法建立块体系统刚度矩阵、进行动力迭代分析的基本原理,实现无网格法与DDA法内部耦合分析.新方法模型针对层状围岩体,在建模分析上方便直接,数值算例表明对隧道层状围岩体分析结果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处理的文所得的实验结果,计算不同条件下十二烷基胺(DDA)在两种不同晶化程度的非晶合金上的吸附覆盖度随浓度的变化,探讨DDA在两种材料上遵循的吸附等温式,研究表面状态对DDA吸附方式和吸附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DDA 模拟膨胀土边坡的破坏过程。根据膨胀土边坡浅层破坏特征和 Mohr-Coulomb 准则,设置了 3 组潜在剪切破坏面,它们互相切割形成块体系统。基于试验数据,假定了土体变形参数和抗剪强度参数与含水量的关系。土体的吸湿膨胀作用按初应变考虑。计算结果表明,膨胀土边坡在吸湿膨胀和强度降低后发生浅层顺坡向滑动破坏,与工程实际破坏现象吻合。建立的计算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和加固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岩锚吊车梁是水电站地下厂房重要建筑物之一,其稳定分析方法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用DDA对某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岩锚吊车梁稳定性进行分析,把所分析的结果与常规的刚体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结果是一致的,由此说明DDA所分析的成果是可靠的,DDA程序可以用来分析岩锚吊车梁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