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71篇
  免费   2352篇
  国内免费   1825篇
电工技术   112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338篇
化学工业   265篇
金属工艺   91篇
机械仪表   182篇
建筑科学   13804篇
矿业工程   1825篇
能源动力   1031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9047篇
石油天然气   523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5篇
冶金工业   345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34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2151篇
  2013年   1164篇
  2012年   2114篇
  2011年   2196篇
  2010年   1969篇
  2009年   2121篇
  2008年   1842篇
  2007年   2204篇
  2006年   2059篇
  2005年   1869篇
  2004年   1494篇
  2003年   1334篇
  2002年   1130篇
  2001年   903篇
  2000年   754篇
  1999年   624篇
  1998年   465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next-generation systems are expected to be largely 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s) that autonomously control physical processes, through sensors and actuators typically in real-time feedback and cooperative control loops distributed among physical and cyber environments. The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enhance the smartness of these CPSs, pushing their boundaries of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by embedding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owever, to what extent CPSs should be smarter so that they do not compromis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safety critical systems? is an open research question. Towards this go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grounded theory to analyse what makes these systems smart? and eventually, how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smartness and safety risks? In this precinct, this article aims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define the dimensions and deriv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CPSs smar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ombines an automated informetric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literature pertinent to the topic of smartness across anthropology,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he analysis of a case study building and the discussions presented herein suppor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isting understanding of CPSs and smartness offered by the building design approach in urban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15口井的成像测井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发育各分带的标准成像图版,利用交会图及直方图分析各分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识别岩溶发育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地区茅口组岩溶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残积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及受岩溶作用较弱的基岩;②风化壳残积带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为"暗—亮—暗"条带状模式,垂直渗流岩溶带为垂直线状与暗色斑状组合模式,水平潜流岩溶带为水平线状—层状与斑状组合模式,基岩整体显示为亮色块状模式偶见线状或斑状特征;③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顶部;④该区茅口组岩溶发育主要受裂缝发育控制,而裂缝发育又与断层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对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多井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风险探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4.
魏庆宾 《人民长江》2015,46(10):77-82
大坝运行监测易受自然环境和监测条件影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性,监测数据具有不确定性。以云理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为基础,并与空间数据辐射思想相结合,建立了云滴概率密度分布估计模型,然后导出云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依据样本监测数据推求母体空间数据的分布特征,并设计了基于逆向云算法云变换的计算程序。分析陆浑水库1979~1999年测压管监测数据和位移变形数据的云概率密度分布特征和云数字特征,得出了20 a来大坝的数据分布特征和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云概率密度分布估计不仅能有效合理地分析大坝的运行状态,而且能够依据云数字特征来判断监测状态和监测环境的异常变化。 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实验原型观测技术对新安江水电站进水口快速闸门进行安全检测鉴定,并介绍了水电站快速闸门动水闭门试验程序,对水电站快速闸门试验及相关鉴定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杂土坝的渗流安全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福华山土坝的渗流观测资料,建立了测压管水位的回归统计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影响量(水位分量、时效分量)对测压管水位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观测资料,采用有限元法反演了大坝各填筑区的渗透系数,并综合评价了大坝的渗流性态。  相似文献   
7.
从现场总线多标准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控制对象多样性与技术多样性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对目前现场总线与传统DCS应用现状的分析,对现场总线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安全运行的管理要求;电压压降和电流的限制及信号的衰减;网络运行时间的要求;系统设计的影响;备用能力的考虑等各个方面,结合上海赛科聚苯乙烯项目的具体设计,分析隔爆条件下FF现场总线的H1网段负载能力的设计,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光辉 《山西建筑》2006,32(17):134-135
介绍了墙体裂缝的种类,从地基不均匀下沉、温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墙体裂缝的原因,介绍了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以有效控制墙体裂缝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双排桩门架—锚杆新型组合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双排桩门架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针对工程实际进行变形分析,提出增设锚杆形成锚杆———双排桩门架式组合支护体系的方法,并与监测数据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