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电工技术   325篇
综合类   302篇
化学工业   106篇
金属工艺   81篇
机械仪表   195篇
建筑科学   318篇
矿业工程   251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67篇
水利工程   106篇
石油天然气   534篇
武器工业   36篇
无线电   5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1篇
冶金工业   96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35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选取先增后甩工况作为最高涌浪的控制工况,分别采用解析法和基于特征线的数值仿真法,对比分析了最高涌浪的发生条件及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法考虑了导叶启闭规律的影响,相较于采用流量突变模型的解析法,调压室水位波动发生滞后,更准确地模拟了调压室的水位波动过程;导叶启闭规律越长,工况转换越多,则滞后时间越久,但几乎不影响调压室的涌浪极值;2种方法共同验证了先增后甩工况的最不利叠加时刻为初始工况与叠加工况的Z-V曲线相切时刻,相应产生的调压室涌浪最高;数值仿真法由于发生叠加工况时流量为渐变,因而切点的发生时刻在Z-V曲线上产生后移,但2种方法的调压室的涌浪极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
制作了表面贴装功率电感,结合Ansoft Maxwell软件仿真研究了气隙长度与气隙分布对表面贴装功率电感直流叠加及频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隙长度的增加,初始电感值逐渐减小,直流叠加特性不断优化,电感值的频率衰减特性随之减缓。采用内核磁心两端气隙分布,增大一侧的气隙长度,可降低功率电感直流叠加特性的衰减幅度,但调控其两端气隙分布对功率电感频率衰减特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近日,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4K超高清频道开播,新奥特超高清产品“石墨”超高清在线图文包装系统整体应用于频道的4K播出与演播室两大系统。在超高清演播室项目当中,“石墨”单机运行一个软件进程,支持两块I/O卡,提供IP2110接口和12G SDI接口信号的同播,同时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在4K播出端应用的“石墨”,实现了基带信号和NDI信号的同播。“石墨”可提供12G SDI信号和NDI的同播,满足了主、备路和第二备路的图文信号叠加需求,同时“石墨”与原北京台播出图文制作网络进行了无缝融合。  相似文献   
4.
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在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将该井区下石盒子组划分为2个长期、5个中期和14个短期旋回层序;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各期旋回层序特征;建立了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年代地层框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分析,认为下石盒子组盒8下段天然气储、盖条件最为有利;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主要出现在长、中期上升半旋回的中、下部,层序界面上相当短期旋回级别的单河道砂体是下石盒子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模拟图像显示原理。描述了利用CPLD实现字符叠加控制的原理。提出了实现CRT字符叠加控制的工程解决方案。即单片机与CPLD控制实现。并给出了CPLD读/写控制器时序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中的速度分析、动校正、剩余静校正等均是以反射点为基本反射单元进行研究,对于复杂地质界面来说,地下反射点的信息分布在临近多个CDP点上,用常规方法处理无疑会损失许多有用信息。CRS叠加技术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利用邻近多个反射点组成的共反射面信息进行动校叠加。介绍了利用CRS叠加技术进行叠加成像及剩余静校正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徐仲达  陶静 《石油物探》1994,33(4):10-18
本文讨论了准噶尔盆地边缘山区替代速度对初步静校正精度的影响。通过用相遇法从多次覆盖反射地震震采集记录中的初至折射波计算基岩面的t0时和选用合适的替代速度进行初步静校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表层不均匀和基岩面起伏引起的大静校量,使静校误差控制在自动静校的要求范围之内,从而提高了速度谱和水平叠加剖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光纤有线电视网络采用1550nm/1310nm叠加组网方式的介绍,提出在大中城市对现有1310nm光纤网络改造,拓广,以及开展多功能增值业务带宽扩展的实现方案,并对1550nm直接光放大与1310nm二级级联组网方式的成本造价做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川东地区自1977年发现石炭系气藏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成为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之一。回顾二十多年的勘探历史,川东高陡构造勘探经历了由低潜背斜到高陡构造,由构造圈闭气藏到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气藏,从简单到复杂的勘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根本上认识到了川东高陡构造勘探难度,首先,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差,地下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要可靠地查明地下构造形态存在一系列技术难题;再则是石炭系厚度小,变化大,埋深普遍超过4000m,要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可靠地预测厚度十分困难,因此这二十多年的勘探过程是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勘探技术难题,取得技术发展的过程;与勘探技术的创新,改进和发展是分不开的,本以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典型测线的处理解释为例。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模型。着重介绍该区处理解释技术(这里指针对高陡构造石炭系勘探中暴露的问题,经攻关研究后创建或改进发展的技术方法)以及取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10.
煤焦油市场现状及后期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成煌 《中国橡胶》2008,24(17):26-27
一、煤焦油市场现状 原油期货价格于7月4日创历史新高,盘中达146.69美元/桶,加之全国煤炭市场价格暴涨300元/吨,以及绿色奥运的来临,在多重内外因素的叠加效应下,煤焦油市场价格出现了一波大幅上涨行情,同时也创下煤焦油价格的历史新高。全国煤焦油市场状况、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按地理划分为四类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