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09篇
化学工业   39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598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评价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是大型碳酸盐岩溶洞型油气藏,其储渗空间主要为大小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等组成,该油气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气藏是非常困难。文章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该类型油气藏研究的新思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并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试井成果,选用已知油井的产量、油嘴、油压、含水率、气油比、原油密度等6个开发动态参数作为样品输入数据,推导出影响油气藏开发的重要参数(地层系数)与生产信息的关系,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的结构模型。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油气田实例研究,说明了利用动态信息评价油气藏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储层预测和非均质性分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气藏的储集层条件起好,不论直井还是水平井均可获高产工业气流,投产前的解堵酸化均可实现大幅度增产。在分析介绍该地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多功能深部酸化技术方案和稠化酸加砂压裂技术方案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平井三维渗流特征,在底水油藏情形仍假定顶面为不渗透隔层所封闭,底部则是恒压边界,水平井渗流表现为早期径向流以及稳定流动期,由此进行常规试井分析。以TKxxDH井为例,通过水平井的静压、压恢试井资料结果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不稳定试井资料的应用,为此类油藏油井模型的选择及效果评价提供了可借签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南八仙油气田断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层分布不稳定,表现出复杂断块油气藏的静、动态特征。试井动态资料表明,各井压力下降快,产能递减快,单井控制储量小。由于静态资料所限,不能明确各井可对比砂体是否连通,对砂体展布特征认识模糊,为此考虑借用油气水界面计算方法分析砂体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在结晶岩内发现了大量油气储量又再度引起了“生物”与“非生物”油气成因说派之间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层序单元体系域划分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体系域是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在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勘探家们极为重视低位体系域。但体系域的成因意义、是否有不同级别层序的体系域以及如何划分,在实际工作中认识不一致。结合勃海湾盆地的勘探实例,分析体系域的成因机制、组合特征和勘探规律,认为:体系域是基准面变化等因素作用的产物,不同级别的层序都发育着与其对应的体系域:一般情况下,三级层序对应的体系域单元与含油气层的规模相匹配,但四级层序对应的体系域才是隐蔽油气藏赋存的有利部位。图5参6。  相似文献   
7.
陆东凹陷油气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高,占总组成的含量均大于40%,而极性化合物则相对较低,一般不足40%;相反,在低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明显降低,而极性化合物则显著增加。此外,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成熟度亦存在着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高,而在低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低。根据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特征和成熟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陆东凹陷油气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8.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29(1):F0003-F0003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JGE)是由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主办、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协办、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印刷发行的一份被SCI检索的国际性期刊,主要登载地球物理与油气藏工程方面的高质量文章,内容涉及岩石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油藏综合地球物理以及相关的工程地球物理等。  相似文献   
9.
提取地震信号高频信息方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性油气藏勘探已成为当代油气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取地震资料高频信息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中对分辨率、分频处理地震信号、波阻抗反演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并得出以下认识:1要提高垂向和横向分辨率,必须设法提高野外采集地震资料的频率;2地震分频处理是偏移后提高分辨率的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应该限定在地震波的有效频带内,而超出有效频带,可能会带来很多假像;3低频合成地震记录中高频反射系数存在不确定性。在基于模型波阻抗反演的方法中,反演结果受初始模型的影响非常大,初始模型是依据测井资料建立的,初始模型与实际情况越接近,反演效果就越好;否则,会产生模型化的现象;4在相对波阻抗数据体(相当于地震数据体)作为约束条件下的SP测井参数协克里金插值是正演过程,消除了模型化的问题,使反演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提高了砂层真实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Logistic模型的改进及在油藏可采储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油气藏未来的经济可采储量,依据油气藏随开发必然要经历产量递减和生产收支平衡的实际。利用Logistic模型中技术可采储量、产量与时间的相互关系,经推导和改进后,再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废弃产油量,预测油气藏的有效生产时间及其经济可呆储量。实践证实,改进后的Logistic模型预测结果更符合油气藏的生产实际,能为油气藏的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