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化工型甲基叔丁基醚装置抽余液(作化工原料)中二甲醚含量高(达600ppm)的问题,开发了脱二甲醚技术,并在工业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标定.标定结果表明,该装置操作平稳,产品二甲醚含量降低到40ppm以下,能耗较低,但C_4回收率稍低(只有97.60%),操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3.
克拉玛依原油中各组分的乳化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克拉玛依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三组分,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沥青质和极性物中存在一些含氧官能团的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而抽余油则主要为烃类物质,因而沥青质和极性物的界面活性大于抽余油,沥青质具有较强的油包水(W/O)乳化能力,是造成克拉玛依原油W/O乳化的主要组分,极性物具有较强的水包油(O/W)乳化能力,是造成克拉玛依原油O/W乳化的主要组分,抽余油的乳化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4.
利用抽余油制无苯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百鹏 《河南化工》2002,(11):29-29
论述了抽余油的来源、组成,并且提出了用低价值的抽余油制成高附加值有机溶剂油的方法,解决了含芳烃溶剂的污染问题,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及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对小批量芳烃抽提后的抽余油,用二榨滤液稀释后两次冷门冷冻脱蜡工艺。该悄需深度冷冻条件,也减少了溶剂回收工序。  相似文献   
6.
某炼化公司新建芳烃抽提装置开工后抽余油中环丁砜含量高。该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查找原因,最终发现在采样分析过程中产生了较大误导,分析结果无法对装置运行提供正确指导。获得新数据后,分析认为是环丁砜从抽提塔中被过量地带入水洗塔中,通过调整抽提系统的操作参数,特别是降低了抽提塔的溶剂比,使抽余油中环丁砜含量降至达到设计要求,抽余油产品合格且减少了环丁砜消耗。  相似文献   
7.
张路春  吴仲刘  张诚  冯启  赵煦 《广州化工》2013,41(6):173-175
介绍了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粗汽油进催化重整装置原料罐、苯抽提装置抽余油及DSO-FCC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加氢中汽油进催化重整装置预分馏塔作为重整原料油的技术改造及实施方案,以及投用后催化重整装置的生产运行情况、投用效果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加氢裂解汽油芳烃抽提蒸馏工艺中重组分在贫溶剂中的积累问题,分别考察抽余油反萃取、水洗贫溶剂、水洗富溶剂、抽余油反萃取-水洗耦合4种方法对环丁砜溶剂的净化再生效果。结果表明,重组分中直链烷基苯最容易被脱除,多环芳烃的分离难度最大;温度对重组分的脱除有一定影响,且采用不同方法时的影响程度不同;4种方法中抽余油反萃取-水洗耦合法的再生效果最优,能够在油剂比(抽余油与待再生贫溶剂的质量比)为1.0、水洗比(水洗水与待再生贫溶剂的质量比)为1.0、温度为40℃的条件下,将贫溶剂中的环丁砜质量分数从94.25%提升至99.86%,达到工业生产所需循环贫溶剂的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单、快速、易工业化的一步法水热合成制备了ZSM-5/ZSM-11共晶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IR、SEM和TEM等分析手段对ZSM-5/ZSM-11共晶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首次将成型催化剂应用于催化甲醇耦合抽余油芳构化反应体系中。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证实了合成的分子筛为ZSM-5/ZSM-11共晶分子筛,具有多级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358 m2/g,孔体积0.35 cm3/g;具有B酸和L酸,B/L酸量比为2.07,晶体是由棒状的六方柱体插接而成的规则、棱角清晰的球体构成。在反应温度为380 ℃、反应压力为0.5 MPa、甲醇/抽余油质量比为1∶1、质量空速为1 h-1的条件下,ZSM-5/ZSM-11共晶分子筛成型催化剂催化甲醇耦合抽余油芳构化反应时,C5+收率大于81%,芳烃收率最高为38%。ZSM-5/ZSM-11共晶分子筛催化剂催化甲醇耦合抽余油芳构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