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钻探技术》2006,34(4):54-54
长岭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为松辽盆地规模最大的断陷,面积超过7000km^2,盆地基底最大埋深超过8km。该断陷属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断陷区的二级构造单元,晚侏罗纪~白垩纪长期发育,具有断、坳双重结构的特点,发育了中浅层和深层两套含油气组合,中浅层含油气组合以油为主,深层含油气组合以气为主(登娄库组及以下)。  相似文献   
2.
山西板内构造区划体系及控煤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山西煤田构造的特征和规律,根据板内构造动力学特征和构造地层结构将山西省境内板内构造划分为4个Ⅲ级单元,8个IV级单元,26个V级单元。对山西6大煤田的控煤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山西煤田构造的形成演化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伊宁地块是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广泛出露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岩和沉积建造,对剖析该地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地块以中部近EW向展布的乌孙山—塔勒得断裂为界可划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带,两者在基底建造、岩浆岩的组成与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等方面均呈现显著不同。其中,南构造带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和阿腾套弧后伸展盆地构成,推测海沟位于岛弧带之南(那拉提南缘断裂附近); 北构造带由早石炭世中晚期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特克斯—新源弧前盆地和清水河—苏布台弧后盆地-扇三角洲构成。在重新梳理并详细总结伊宁地块的最新划分依据及方案基础上,首次提出伊宁地块形成与演化的南、北构造带两拼接和演化三阶段新认识:①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南构造带初始弧-盆构造体系形成; ②早石炭世中晚期,北构造带的沟-弧-盆构造体系形成并增生; ③早—晚石炭世,初始的南构造带与增生的北构造带拼贴缝合,完成地块拼贴与增生,最终形成统一的伊宁地块。  相似文献   
4.
宁夏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在系统收集与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宁夏区内沉积建造构造、侵入岩浆构造、变质建造构造和大型变形构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宁夏稳定陆块区和造山系的特点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宁夏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划分和充分的表达.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主要服务于成矿区带的划分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以龙首山—六盘山断裂为界,将宁夏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出华北陆块区和秦祁昆造山系2个Ⅰ级构造单元;鄂尔多斯陆块和北祁连弧盆系2个Ⅱ级构造单元;鄂尔多斯盆地、贺兰山被动陆缘盆地、走廊弧后盆地和走廊南山岛弧4个Ⅲ级构造单元;盐池—彭阳坳陷、贺兰山被动陆缘裂陷带、银川新生代断陷盆地、鄂尔多斯西缘被动陆缘坳陷、阿拉善南缘前陆盆地、香山弧后盆地、南山东端火山弧、南山东端弧背盆地8个Ⅳ级构造单元.为宁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背景资料及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区域地质概况 矿床处于卡拉额齐背斜与克兰复向斜交接部位的第三级构造单元——麦兹复式倒转向斜之北东翼的南东段近转折处。本身是一个倾向北东的同斜倒转向斜,断裂构造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和伴生的正断层及平移断层,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向。  相似文献   
6.
<正>该研究项目——可持续增量构造单元(SICU)主耍是针对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住宅挑战。该项目属于流程导向型,其旨在从具体施工工艺的探索和实施两个方面来切实提升城市的住宅存量。而该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学术界、当地政府及居民间相互协作完成;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原型开发,即开发出一种针对性强的、既可负担又能快速组装的不完整性结构。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山前断裂是Ⅲ级构造单元太行山隆起与冀中台陷的边界,查明其具体位置对区域的深部热储调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前期区域重力和航磁等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大地电磁勘探工作。通过布设5条大地电磁剖面,实现了对Ⅲ级构造单元界限的详细勘探。通过对4000 m以浅地层进行反演解译,并结合区域重磁勘探成果及地质资料,确定了区域性断裂及其次生断裂的位置、产状、走向等,重新绘制了Ⅲ级构造单元界限。结果显示界限中段向东偏移2 km左右,南段和北段与原界限重合或小有差异。该结果与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结果基本吻合。本文研究成果将对该区域地热勘探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0概述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现辖一市八县六区,国土面积约15000km2,市区面积约500余km2.洛阳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很有特色.洛阳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北地台),并横跨中朝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秦岭地槽)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1],以栾川断裂为界,其北为华北地台,南为秦岭地槽.瓦穴子、栾川、马超营、三(门峡)-鲁(山),四大主干断裂横其中,将其分为六个构造特征各异的二级大地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9.
平面聚类静态校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电磁测深法中的静态效应校正一直是国内外电法勘探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其中的曲线平移校正法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段。然而当曲线平移校正法用于面积性勘探时,剖面间的视电阻率经过校正后会产生系统偏差,而且两条测线相交处各测线视电阻率可能不一致;另一方面,此法可能将由实际地质构造变化引起的曲线幅值突变也视为静位移被消除,造成有用信息丢失。因此本文提出平面聚娄静态校正法,该法可在平面先进行汉宁滤波,再将测区各测点的视电阻率曲线进行聚类分析,自动实现以构造单元分区校正的目的。此法的应用实例与同一地段的地震剖面对比,两者有很好的可比性,说明此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下扬子前陆盆地由相向的南北两套前陆变形系统组成。依据西南缘、南缘和东南缘露头,以及地震资料厘定了下扬子前陆盆地北部的断裂系统格局、地层展布及断裂褶皱样式,总结了不同构造单元的变形特征。印支期盆地北部的断裂格局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北部前陆褶断带中,变形程度由苏鲁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向东、南方向逐渐减弱。相应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地层越来越新,主要构造样式由冲断型向推覆型再到褶皱型转变。下扬子区北部前陆变形系统可以分为根带、中带和对冲锋带。总体上,根带变形强度最强,中带的推覆体上盘次之,对冲锋带和中带的推覆体下盘是相对弱变形区,也是值得重视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