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饶阳凹陷武强地区沙二、沙三段有效储层的成因和分布规律,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分析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和成岩作用类型;结合物性测试和镜质体反射率测试等资料,研究该区储层的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过程及其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是研究区主要的砂岩类型,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为中等;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此外发育少量原生孔隙和裂缝;储层埋藏深度大,整体以中—低孔、中—低渗储层为主;储层成岩阶段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受烃源岩成熟过程的影响,垂向上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深度为2 400~2 800m.该研究对武强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沙二段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划分和对比是将研究区内的储油层系剖面根据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层序或旋回和岩性组合等特征细分成不同级次的层组,实现统一分层。划分与对比方法包括岩性特征、电性特征、沉积旋回对比、地层厚度对比。以现河庄油田为例,在工区内的小层划分中,主要是依据测井曲线中出现特殊的现象、岩性的变化和沉积旋回特征现象明显,并确定分布广泛的S2^9砂层组项面标志层为统一的标准层,同时依据本区沉积的发育特点,储层常有侵蚀、叠置、尖灭等情况,在对比时要注意砂层的合并、劈分和尖灭的处理,分析并总结出该区沙二段储层的12个标志层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古地貌及沉积动力学分析,对渤海湾盆地A油田沙一、沙二段混合沉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油田沙一、沙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同时发育鲕粒滩、生物碎屑滩、碎屑滩和混积滩,同时期存在的多种沉积相类型是形成混合沉积的环境条件。根据岩性组合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对研究区混合沉积类型细分为四类:相突变混合沉积、相过渡带混合沉积、以碎屑岩相为主的混合沉积和以碳酸盐岩相混合沉积四种类型,其中以碎屑岩相为主的混合沉积和以碳酸盐岩相为主的混合沉积是研究区主要的混合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二段沉积相分布与演化规律,为油气勘探寻找接替区,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沙河街组二段进行了砂层组划分与对比,进而圈定了各个时期沉积相的展布范围并总结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二段可划分为4个砂层组,各砂组依次向南逐层超覆,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洼陷周缘凸起带附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其次为河口砂坝与水下分流间湾。洼陷内部以滨浅湖滩坝为主,按其成因可分为正常砂质滩坝、砂岩-碳酸盐岩混积型滩坝以及风暴成因滩坝三类,不同类型砂坝分布规律各不相同。沙二段整体呈湖盆不断扩张、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扇三角洲分布减少而滩坝沉积规模不断扩大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胜坨地区沙二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胜坨地区沙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特征特殊。综合大量地质资料描述了辫状河三角洲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及沉积序列等沉积特征。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最显著特征是具有三层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发育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呈明显的进积层序。辫状河三角洲主体为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常见多个河道砂体在纵向上相互叠置,沉积砂体的储集性能良好,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6.
歧口凹陷沙二段物源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属性、碎屑岩岩性和骨架颗粒成分、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和倾角测井资料,为确定沙二段物源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沙二段发育6大物源体系:燕山褶皱带、沧县隆起、港西凸起、孔店凸起、埕宁隆起和沙垒田凸起。沧县隆起物源有葛沽、小站、增幅台和沈青庄4个物源口;歧北次凹是混合物源区,物源为北部燕山褶皱带和港西凸起。通过研究分析确定了各个物源体系的波及范围。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梁家楼-小营地区沙二段砂泥岩薄互层沉积被认为是形成于沙三段沉积早期的东营三角洲的继承发育.通过对该区古地形、地貌、沉积特征及古物源体系的分析,对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形成了新的认识:该区沙二段具有多物源体系的特征,发育了三角洲、滨浅湖滩坝及斜坡型近源扇三角洲等多种沉积类型;构造(断裂)、岩性、岩相共同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正确、客观的地质认识是指导该区沙二段油气勘探的关键,对构造、地层和沉积成藏规律的综合分析为该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歧口凹陷沙二段精细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地质、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歧口凹陷沙二段从下往上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对应层序界面为SB1和SB2,并在层序内部划分至体系域级别.层序界面在地震反射终端和岩性、电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鉴别特征.其中SB1界面类型为构造成因的较高角度削截不整合面,可作为沙河街组内部的1个二级超层序界面;SB2为受湖平面变化控制的典型的三级层序界面.2个层序的划分反映了沙二段时期工区经历了2次较大规模的湖平面升降.  相似文献   
9.
濮城油田西区沙二段上亚段第1砂组拥有该油田最大的气顶气藏,由于先期开发油环造成气顶严重水淹,该 气藏一直被认为无可采储量。通过储量动用状况的研究,结合动静态资料,对其水淹状况及剩余气分布进行了分 析,重新落实气藏剩余地质储量为3.82×108m3,可采储量为1.99×108m3。利用部分低效、无效及报废井上返采 气,提高了气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小层对比、沉积微相、砂岩厚度等值线图等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Es2^上亚段水道砂体主要是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两种成因类型.主流向自南向北;其中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分布在Es2^上亚段1.2砂组.在剖面上以孤立的透镜状分布为主.在平面上以带状分布为主;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分布在Es2^上亚段3.4砂组,连通性较1.2砂组好,部分砂层呈片状分布。该研究成果为胜利油田水道型油藏的进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