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6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615篇
电工技术   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60篇
化学工业   203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02篇
矿业工程   1012篇
能源动力   117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31篇
石油天然气   1197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6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1220篇
  2013年   960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1008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738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林军  佟友 《矿山机械》2020,48(4):71-73
铁煤集团大兴矿(以下简称"大兴矿")2019年产240万t,井田位于铁法煤田的西南角,火成岩侵入及地质构造复杂,煤层破坏程度严重[1-2]。受火成岩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大幅增加[3-4],渗透性能差,力学强度低,煤的含水率低,自然发火期较短,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采煤过程中,防治自然发火是重中之重,综采设备在设计初期未考虑实施灭火的操作空间,为此,笔者提出通过改造综采设备增加实施灭火的操作空间,降低出现自然发火灾害时防治的难度,保证采煤安全。  相似文献   
2.
陈莹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0,34(4):112-114,118
黄陵油区延长组长6储层物性差,属低孔、特低渗、低压、低产岩性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常规的增产技术改造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增产改造效果,分析导致增产改造效果较差的原因,找出适合该区块储层的增产措施。多种增产技术分析机理及现场试验显示,黄陵油区长6储层改造应在主裂缝的基础上沟通更多天然裂缝。现场试验认为,暂堵压裂和组合粒径支撑剂两种改造技术效果较好,可为黄陵油区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5.
6.
根据某油田的低阻岩心和常规岩心资料建立数字岩心,通过对比研究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度、粘土含量、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泥浆滤液侵入程度等对岩心电阻率的影响情况,认为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度、粘土含量是导致该区块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具有黏度高、沥青质和胶质含量高及流动性差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降低油井产量,进而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海上某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易造成储层损害的情况,对降黏剂、缓蚀剂及助排剂进行了优选,开发了一种适合稠油油藏的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其配方(w)为:2.5%JNJ-1+2.5%JNJ-2+2.5%HYJS-3+3.0%NH_4HF_2+1.0%HSJ-3+1.0%ZPJ-3。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沥青质和有机垢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同时该体系还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助排性能、防膨性能及稠油降黏性能,且残渣含量低。模拟岩心驱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不仅能够有效解除地层堵塞,还能进一步改善储层以满足稠油油藏解堵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场气田目前地层水采用集中处理后外排的方式,规模小,成本高,环境保护压力大;新场气田须家河组气藏上产任务重、产水量大,该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针对川西一系列气藏进行筛选后,在气藏精细描述和落实剩余气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场蓬二气藏地层水回注选区选层及地层水配伍性先导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低孔、低渗、岩性气藏的地层水回注选区选层技术方法。初期回注运行试验已取得成功,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实现了降本增效以及消除环保隐患的目标,为川西气田下一步规模化回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对各种类型储层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湖盆沉积的各种储集层,主要表现为各种扇,包括扇三角洲,浊积扇、滑塌扇等。为了寻找优质的扇体储集层,就必须对扇体的沉积相带开展仔细研究。在划分沉积相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就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具有三维地震资料的情况下,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成功地划分了沉积相和沉积微相,对扇体的岩性和物性都有较好的预测,为后续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沉积特征研究,确定研究区为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开展了砂体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及展布、微相物性参数、微相含油性等研究,共划分三种亚相、六种微相类型,其中扇根主河道和辫状河道砂体储集层物性及含油性最好,是油田产能建设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