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82篇
化学工业   1463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75篇
矿业工程   85篇
能源动力   72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5435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3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
基于热分析技术确定稀油、普通稠油、特稠油3种油品注空气过程中4个反应阶段的温度区间,阐述不同油品在不同氧化阶段的氧化反应特征,根据动力学模型,采用微分法计算3种油品各反应阶段的氧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低温阶段,稀油质量损失率最多,放热峰值最高,随着黏度增加,3种油品初始放热点升高,自燃点降低,高温氧化阶段特稠油放热峰为稀油的4.4倍;稠油相对稀油活化能整体偏高,低温氧化阶段活化能随着原油黏度增加而增加,高温氧化阶段活化能随着稠油黏度增加而减小;不同类型油藏可选择不同的注空气开发方式:轻质油藏低温氧化反应比高温燃烧更明显,推荐采用稀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随着黏度增加,稠油油藏高温下放热峰值增加,更适合火驱开采实现高温氧化。  相似文献   
3.
稠油油藏具有黏度高、沥青质和胶质含量高及流动性差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降低油井产量,进而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海上某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易造成储层损害的情况,对降黏剂、缓蚀剂及助排剂进行了优选,开发了一种适合稠油油藏的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其配方(w)为:2.5%JNJ-1+2.5%JNJ-2+2.5%HYJS-3+3.0%NH_4HF_2+1.0%HSJ-3+1.0%ZPJ-3。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沥青质和有机垢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同时该体系还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助排性能、防膨性能及稠油降黏性能,且残渣含量低。模拟岩心驱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不仅能够有效解除地层堵塞,还能进一步改善储层以满足稠油油藏解堵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蒸汽吞吐产量预测模型假设条件简单、普适性差等问题,一般采用测试法和类比法综合确定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由于目前海上油田通常只开展常规测试,无法直接获得热采开发初期产量。笔者提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确定新方法,建立蒸汽吞吐相对于常规开发的初期产量倍数预测模型,通过蒸汽吞吐产量倍数,将常规测试确定的产量转化为蒸汽吞吐产量。研究表明,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主要受储集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注入强度、蒸汽干度等因素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建立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与油藏地质参数及注入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该模型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预测误差小于5%,可靠性高,能够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勇  易绍金 《油田化学》2006,23(3):289-292
综述了用微生物方法开采稠油的技术现状与进展,论题如下。①概述。②基本方法:异源微生物采油,包括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本源微生物采油压大港孔店油田的实例。③主要机理,包括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稠油中重质组分及其他。④技术研究,包括机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研究,列举了国内外6个实例。⑤现场应用,包括国外1个、国内6个实例。⑥该技术的优势及问题。参22。  相似文献   
6.
针对ca油田多层状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的特点,开展了热采和非热采条件下储层变化特征研究、钻井和固井过程入井液的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等系统保护油气层研究,了解各种变化的作用过程和原因,有效地预防现场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储层伤害,从而达到储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低流度油藏分类及开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流度油藏指流度低于30×10-3μm2/mPa.s的油藏。根据流度大小以及油藏在开发生产中表现出的特征,可将低流度油藏分为一般低流度油藏、特低流度油藏和超低流度油藏。对大港低流度油藏的研究表明,由于低流度油藏地质情况复杂,地层认识不清,因而开发特征复杂,表现为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和采收率低;注水效果差,油藏井距不适应;油井见水后含水迅速上升,产量则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稠油薄层油藏吞吐开发规律及经济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薄层油藏地质特征与特点,对河南井楼稠油油田某区块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薄层稠油油藏周期间及周期内吞吐开发规律,并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研究内容与结论,对其它区块薄层稠油油藏经济有效的开采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油井产量折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试油折算产量的条件尽可能的相同,增强试油产量的可比性,消除地面计量的人为误差,研究了试油求产时井底流压的变化规律,认为采用油柱在油管内上升的流压变化速率来折算产量更趋于合理,并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地层真实产量.该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因试油周期选定不合理、地面计量误差,以及试油工艺不同、储层条件差异带来的试油产量误差.  相似文献   
10.
超稠油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影响油井效益的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对油井的评价就要评价各类有限资源投入的利用效果,查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及其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促进经营管理的改善,寻求有效利用有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途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通过使用DEA模型可对单井效益进行评价,对单井效益进行排队,对规模效益进行分类,对生产各投入因素进行投影分析,研究弱DEA、非DEA有效的原因,寻求对油井优化成本、提高效益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