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5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南地区早白垩世腾格尔组一段下亚段湖相碎屑岩中存在风暴沉积,层序自下至上依次为:(1)突变的底界与冲刷充填构造;(2)滞留沉积段;(3)大波状层理段;(4)丘状交错层理段,(5)波纹段;(6)生物活动段。本区风暴岩属搅混成因,其主要特征是;(1)不具单向底模;(2)底部粗碎屑段表现出振荡和多向水流形成的组构特征,无明显的粒序;(3)缺乏平行层理,发育丘状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根据其层序差异和分布位置,划分出近岸型(粗型)和远岸型(细型)两类。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区五号桩油田桩74块湖底扇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区内取芯井的岩芯观察,结合各砂层组的沉积特征及其相应的测井相标志,系统的描述了湖底扇沉积微相的划分及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沉积微相平面及垂向上变化规律,最终建立了湖底扇的立体模型,为以后的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钻井和测井资料区分地层及沉积环境,通过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判断沉积类型,用三维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识别和刻画地质体,研究发现松辽盆地古龙凹陷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湖相区发育水道型浊积岩、带状浊积岩和湖底扇等3种类型浊积岩。水道型浊积岩发育在青山口组一段,以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沿古龙凹陷呈南北向线状展布,末端形成喇叭口状湖底扇,水道型浊积岩以形成低渗透岩性油藏为主,自然产能低,局部发育"甜点",需要储层改造才能获得较高产能;带状浊积岩发育在青山口组二段,岩性为粉砂—泥质粉砂岩,沿三角洲前缘向湖相区延伸,平面上呈宽带状,末端形成规模不等的湖底扇,带状浊积岩和湖底扇属于非常规储层,空间上相互叠置,形成连续型油藏,一般无自然产能,依赖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才能获得工业产能。  相似文献   
4.
福山凹陷流一段沉积时期,主要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同时在半深湖—深湖区发育重力流沉积。以A、B井为例,根据岩心测井资料,对重力流发育特征进行剖析,结合该区的构造特征和沉积背景建立了福山凹陷流一段的重力流沉积平面展布与沉积模式。根据单井相分析识别出该研究区的重力流沉积为远端湖底扇沉积,并分为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2种类型。总体垂向上由下至上发育着湖底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沉积演化序列。该研究将为福山凹陷岩性油气藏的进一步寻找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牛庄洼陷东坡沙四上亚段储层沉积相、微相特征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牛庄洼陷东坡沙四上亚段纯上次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2种沉积相类型,即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下的湖底扇沉积和南部物源体系下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沉积,储层主要为湖底扇、滑塌浊积扇的辫状水道微相沉积,其中湖底扇为该区最主要的沉积类型.根据不同沉积微相测井响应特征对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区沉积模式和储层分布控制因素进行了总结,对该区下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牛庄地区沙三段远岸浊积扇发育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牛庄地区是东营凹陷岩性油藏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储集体是洼陷区的深水浊积扇体。在对牛庄洼陷沙三段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沙三段中、下亚段浊积扇的沉积特征,研究认为该层段除了发育与三角洲有关的滑塌浊积扇体外,还发育源于凹陷东南部物源体系的远岸深水浊积扇,该类扇体的分布主要受沉积时古地形所控制,是区内最主要的储油砂体类型。  相似文献   
7.
伊通地堑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其内的岔路河断陷为一典型的地堑式断陷盆地.综合剖析表明,该断陷内的砂体主要为重力流性质的湖底扇沉积.湖底扇内扇中的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砂砾岩对油气具有封堵性,湖底扇的中扇砂体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内扇发育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的湖底扇中扇砂体易于构成岩性圈闭.纵向上,此类断陷盆地具有广泛的含油性,易于形成多个含油层位;平面上,其有利勘探区带位于距控盆断裂一定距离的盆地两侧边缘区,特别是盆地盖层断裂有一定程度发育的边缘带,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油气勘探的目标主要为湖底扇中扇的舌状岩性油气藏和滚动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林承焰  高国强 《断块油气田》2007,14(1):19-20,49
陆相浊流沉积与海相浊流沉积之间在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方面存在不一致性.其中浊积沉积体系的形成在海相浊流沉积中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变化,而在陆相断陷湖盆中则主要受控于构造沉降、碎屑物质的供给等变化。对梁家楼油田中区的沙三中湖底扇进行了研究,结合湖底扇沉积体系控制因素,划分对比了区内沉积时间单元。  相似文献   
9.
在文根据重力流沉积理论,通过区内岩心、薄片和储层研究,认为重力流沉积的颗粒流介悄灰岩储集层发育与否是控制大安寨段油气产出的历素之一,进而建立了沉积物重力流的湖底扇相模式,以此模式预测了今后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三时期浊积扇非常发育,通过对研究区大量的岩心、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古地貌、构造特征等综合因素,认为该区发育两种类型浊积扇:湖底扇和滑塌扇.根据两种浊积扇体的沉积特征,将它们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三个亚相,其中内扇又可细分为主沟道和主沟道间微相,中扇可细分为辫状沟道、沟道间、沟道前缘三个微相.根据分析,研究区浊积扇辫状沟道和沟道前缘砂体成藏条件优越,易形成岩性或构造一岩性油气藏,对油气勘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