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海北部获得的一个深海天然气发现已证实拥有超过1 000亿立方米的探明天然气储量,从而使得这个发现成为我国最大海上发现之一。中海油在陵水17-2井发现天然气高流量以后在去年8月份宣布了这个发现,该井当时日产5 650万立方英尺天然气。这口作业深度在海下1 500 m的发现井位于海南省南面大约150 km的海上。国土资源部现在估计这个发现估计拥有1 000亿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海南岛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东段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球化学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条件分析,以及区域矿产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系列研究,依据成矿预测相关方法及原则,划分成矿预测区,并对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提出可供进一步普查的矿产地及部署地质找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海西部陵水区块平均水深1 710.00 m,区域海况恶劣,为了提高导管下入作业效率,保证水下井口的稳定性,采用喷射钻井技术下导管。对陵水区块海底浅层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得到了导管承载力曲线;对导管载荷进行分析,确定了区域导管安全入泥深度;在综合分析喷射钻井技术与钻具组合特点的基础上,对钻头伸出量、钻头直径、钻压和水力参数进行了优选,确定了导管入泥深度。陵水区块5口井应用了喷射下导管技术,结果表明,井口稳定性均较好,导管下入过程顺利,没有出现导管下沉或倾斜的问题。陵水区块超深水井喷射下导管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以后类似超深水井的钻井作业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震、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利用沉积相识别、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分析琼东南盆地中中新统古沟谷和坡折带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探讨在其背景上发育的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V"型、"U"型及宽缓碟型3类古沟谷,乐东凹陷和陵水凹陷北坡易形成"V"型或"U"型古沟谷,宝岛凹陷北坡发育宽缓碟型古沟谷;坡折带可分为沉积坡折带、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3种类型,乐东凹陷和陵水凹陷北坡发育沉积坡折带,陵水凹陷和松南凹陷北坡发育断裂坡折带,宝岛凹陷北坡发育挠曲坡折带。不同类型坡折带对沉积具有差异性控制作用,表现为乐东凹陷和陵水凹陷北坡发育受沉积坡折带控制的大型富砂海底扇,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该沉积时期水动力强、发育规模大、粒度粗、物性较好;断裂坡折带对陵水海底扇沉积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断层下降盘发育朵叶复合体等有利沉积微相;挠曲坡折带控制宝岛凹陷发育的海底扇沉积,该沉积时期水动力较弱、粒度细、物性较差。综合分析认为,乐东凹陷和陵水凹陷北坡坡折带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是下一步深水勘探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水区钻井资料少,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常规手段无法有效进行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预测的问题,利用 法求取测井TOC曲线,运用相关性分析进行地震属性优选,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概率类神经网络2种方法进行多属性融合预测TOC。以陵水凹陷为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深水区少井条件下的多属性融合预测烃源岩TOC的技术流程。研究结果表明概率类神经网络融合方法预测TOC的相关性达到90%,与多元线性回归融合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该研究对深水区少井条件下的烃源岩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吃水、船体自由漂浮状态下上部敞口等设计特点,通过对平台合龙方案的比选,论证了该平台采用整体吊装合龙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国内来福士现有的合龙资源,制定了平台的合龙步骤,确定了采用漂浮对接,坐底焊接的合龙方案。对于建造及合龙过程中船体对接点精度及船体下水的变形控制、组块建造公差管理及吊装变形控制、船体坐底及进出坞精确定位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依据合龙方案顺利实施了该平台的整体吊装合龙。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为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的顺利合龙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后续同类大型半潜式储油平台整体吊装合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气田储层地层压力系数1.19~1.21、孔隙度平均值为31.5%,渗透率平均值为633×10-3 μm2,储层孔渗关系好;黏土含量为16.1%,具有盐敏、水敏等特点。对该气田测试液类型进行了优选:氯化钙海水溶液、甲酸钾海水溶液和100%络合水3种基液均能满足密度在1.28~1.30 g/cm3内可调的要求;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性,防膨率均在95%左右;3种基液抑制气体水合物生成的浓度低限为28.06%氯化钙、51.05%甲酸钾和72.00%有机醇,因此甲酸钾基液抑制气体水合物生成的能力不足;氯化钙基液矿化度高,具有盐敏潜在损害;络合水自身具有较好的防水锁性,表面张力约为25 mN/m,而氯化钙和甲酸钾基液的表面张力较大。最终优选100%的络合水作测试液基液。其在陵水17-2-1井进行了应用,测试后产量为160×104 m3/d,表皮系数为0.2,储层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三维地震、钻井及岩心资料,对中新统梅山组发育的深水扇特征、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山组中发育着多种典型重力流构造,沉积物为半深海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通过对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岩矿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测井相等分析,可识别出水道、水道间、席状砂等沉积微相;陵水凹陷梅山组深水扇为陆架边缘三角洲—峡谷(下切谷)—深水扇的沉积模式,其形成受三亚组沉积晚期古构造地貌、相对海平面变化、坡折带及三角洲物源供给能力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陵水17-2气田开发采用带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国际上首个采用立柱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环境条件恶劣、建造场地和合龙资源受限、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安全性要求高、立管运动要求严格等诸多挑战。本文详细阐述了“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技术,包括深水环境条件分析、基于受限场地资源的定制化设计、凝析油U型储存隔离与安全储存和动力定位外输以及整体船型参数设计等,并重点介绍了深水系泊系统设计、深水钢悬链立管布置与疲劳寿命分析、平台低频运动响应预报、关键结构设计及30年不进坞的防腐方案设计等关键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研制出了新型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母型船——“深海一号”能源站。该平台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洋工程制造业逐步向深水浮式生产平台等高端装备业进军,也为同类深水浮式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承担着陵水17-2气田的油气开发及存储运输工作。平台内部复杂的建筑结构以及密集部署的电子设备增加了火灾、浸水等紧急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增加了疏散平台作业人员和火灾救援的难度。针对平台发生紧急情况时,实时定位平台作业人员位置以提高救援效率的需求,本文基于超低功耗的RSSI的蓝牙定位算法,设计了一个高效、稳定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中央控制系统对平台作业人员进行实时定位,以及人员和平台管理等功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最大限度保障平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平台的安全运维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