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9篇
  免费   1056篇
  国内免费   518篇
电工技术   585篇
综合类   684篇
化学工业   4377篇
金属工艺   1220篇
机械仪表   536篇
建筑科学   468篇
矿业工程   758篇
能源动力   635篇
轻工业   1583篇
水利工程   57篇
石油天然气   2184篇
武器工业   29篇
无线电   12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3篇
冶金工业   513篇
原子能技术   97篇
自动化技术   187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608篇
  2022年   577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931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935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800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杨涛 《河北化工》2015,(2):53-56
通过煤炭自然氧化程序升温实验,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等设备,对比分析煤样中通入不同浓度CO2条件下的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针对性分析研究CO2对阳煤二矿易自燃高瓦斯的15号煤层氧化自燃的抑制性能。研究表明:CO2对阳煤二矿15号煤层煤样自然氧化发火过程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20%浓度的CO2对煤样高温氧化阶段的抑制作用强烈;CO2的注入驱离了煤样中的O2,降低了煤样中O2浓度。同时,延迟推后了CO、CH4等自然氧化产物出现,且其浓度低于未注入CO2的煤样,降低了煤样的耗氧速率和CO产生率,抑制和延迟了煤样自然氧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6.
7.
阐述了长材轧制中WinLink技术的概念,比较了其在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环境方面的优势,并详细介绍了其在连铸机、感应加热炉、轧机、精轧设备、淬火及回火过程、电气及自动化方面的应用。WinLink瞄准基于产品成本的市场,通过紧凑的产线结构,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方案,将资金和运营成本大幅度地降低,同时也显著地减少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兼具产能高效性、利润最优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WinLink工艺作为优异的解决方案,有望取代现有生产线,进入迅速发展的市场领域。  相似文献   
8.
《齐鲁石油化工》2015,(3):220-223
设计某炼油厂重油催化装置新型CO余热锅炉,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选择合理的设计结构,控制排烟温度,避免露点腐蚀,使余热锅炉的烟气污染物排放量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9.
化学链燃烧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之一。载氧体作为氧和热的载体,是实现化学链燃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寻找廉价载氧体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铁基载氧体由于具有价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机械性能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反应活性相对较差,如何提高其反应活性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笔者详细论述了化学链燃烧中铁基载氧体活性改进的研究进展,针对如何提高铁基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从铁基载氧体制备方法的优化、组分掺杂、结构调控等3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对于载氧体制备方法,应综合载氧体反应性能、制备周期和成本等因素,对其进一步选择或改进。对于载氧体组分,惰性载体的添加、制备成复合载氧体以及碱金属掺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载氧体的反应性能,但采用单一措施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活性组分与惰性载体的相互反应、复合载氧体的烧结以及碱金属的流失等,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不同结构的载氧体,虽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或热稳定性,但也存在各自的缺点,如钙钛矿结构储氧能力较低,氧释放能力较低;在长时间的循环过程中,尖晶石结构的载氧体产生晶相分离和颗粒烧结而失活的现象;为了保持壳核结构的载氧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反应活性,对壳材料需要进一步选择及优化。基于目前研究现状,笔者指出铁基载氧体反应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深入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