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盐家油田油水井结垢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层温度65~75℃的盐家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井底、井筒发生严重结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7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均为NaCO3型水.矿化度6.4~10g/L,HCO3浓度高(1.6~3.7g/L),Ca^2++Mg^2+浓度较低;1口水源井水及1口水井注入水为CaCl2型水,矿化度32~33g/L,Ca^2++Mg^2+浓度高(3.1~3.8g/L)而HCO3浓度低;采用CaCO3饱和指数法和CaSO4热力学溶解度法预测,在70℃下所有水样均有CaCO3结垢趋势,除3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外,均有CaSO4结垢趋势。3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与水源水在25℃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悬浮物含量大幅度上升。在70℃放置7天后再次大幅度上升,烘干的悬浮物易溶于稀盐酸.其主要成分为碳酸盐.说明注入水、地层水不配伍。1口电泵采油井和1口注水井油管垢样含盐酸可溶物(碳酸盐)超过90%。讨论了碳酸盐、硫酸盐垢的生成条件:温度、压力及pH值。图1表4参3。  相似文献   
2.
从东辛原油中分离得到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以及酸性组分,通过滴外形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原油组分模拟油与地层水问的界面张力及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各类活性组分都具有界面活性,酯类组分的水解使得饱和分在高浓度时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较强;扩张弹性随质量分数增大通过一个极大值,其高低顺序为:饱和分〉芳香分≈沥青质〉胶质≈酸性组分;饱和分中蜡组分在高浓度时以蜡晶形式析出,大大增强界面膜强度,造成较高的弹性,同时界面反应过程导致其较高的黏性。  相似文献   
3.
东辛油田的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较多。如何使老油田持续稳产?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对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进行挖潜。重新认识和分析这些油井的静动态资料,找出停产、低产的原因,采用已有的和新的采油工艺、技术,结合开发地质的研究与分析,就能充分挖掘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的潜力。东辛油田的实例证明,由此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青坨子凸起馆陶组地震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坨子凸起馆陶组是东辛油田潜在的油气勘探区带,但目前对本区的地层分布和沉积相特征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区内钻井不多且钻井取心、录井资料较少,因此开展区域的沉积相研究必须依靠现有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青坨子凸起周缘馆陶组地震相的研究,总结了该区的沉积模式,这对于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本区河流地震相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作为其他地区地震相研究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原油相对密度随着开采时间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的定量预测为油田开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对瑞利模型公式的推导,建立了原油相对密度随开采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胜利油区东辛油田辛10、辛11断块区,利用该区原油相对密度的开发动态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瑞利模型适用于油层物性较好且开采井段位于油层顶部的油井,在开采初期拟合效果较好,预测误差小于0.5%,开采晚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注水井由于注入水水质污染造成油层结垢、机械杂质堵塞,有效注水周期短,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等问题,研制了高频强磁射流振荡注水技术,系统介绍了技术原理、选井条件、设计原则及施工工艺。该技术通过磁化水处理防垢、射流振荡解堵等作用,达到改善注入水水质、提高地层吸水能力的目的,在东辛油田现场试验8口井,注水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挖掘东辛地区稳矿砂体的油气勘探潜力,有必要对其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目的层为东营三角洲发育初期湖平面快速下降的背景下的3期进积砂体,和其上的15个砂层组可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该地区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风暴岩-浊积扇沉积体系,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滩坝-风暴岩沉积体系.主要物源方向为东部和东南部,还存在来自东北部的次要物源.建议对其构造特征进行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以室内合成的咪唑啉衍生物液体缓蚀剂为母体缓蚀剂,添加适量的增效剂、填充剂、粘合剂制备出了适合油田使用的固体缓蚀剂。经实验室静、动态溶解性和缓蚀性能试验,证明具有较好的缓释和缓蚀性能,在65℃条件下,其静态溶出率为2.5g/d,缓蚀率达95%以上。以上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该缓蚀剂能将腐蚀速度(A3钢试片)控制在0.076mm/a以下,且施工工艺简单,有效期长。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复合解堵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详细分析了二氧化氯复合解堵的工艺原理 ,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二氧化氯对油田常用几种有机聚合物的降粘、降解作用及对 SRB、 TGB的杀菌效果 ,在东辛油田 9口注水井的现场应用表明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东辛油田断层转换带与油气富集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东辛油田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东段,被数百条断层切割,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a应用断层转换带的理论,识别出东辛油田的11个断层转换带,分为4种类型(平行同向断层型,平行对向断层型,叠覆断层型,趋近断层型)。东部辛镇地区以平行型转换带为主,西部东营地区以叠覆型转换带为主,其间过渡带以趋近型转换带为主a断层转换带多分布在断层的交汇处、拐弯处和末端处,是伸展、走滑构造应力场联合、复合作用的产物。在转换带发现了一批优质储量,与2条断层相关的转换带比与1条断层相关的转换带油气更富集。图4表2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