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2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Paleogene oils from the onshore Yufutsu oil- and gasfield, southern Hokkaido, and from two nearby offshore well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biomarkers of higher plant origin. Biomarkers in the oils belong to different groups of both angiosperm and gymnosperm origin; they include bicyclic sesquiterpanes, diterpanes, and triterpanes and their aromatized counterparts, which suggests a terrestrial origin for the oils. The oils were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a high wax content, a low content of organosulphur compounds, a high pristane/phytane ratio, and a low C27/(C27+C29) sterane ratio.
Although the oils from on- and offshore Southern Hokkaido are similar in their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notable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biomarker signature of both saturate and aromatic fractions. The oils from the offshore wells appeared to have a greater abundance of higher plant biomarkers compared to those from the Yufutsu field, suggesting an enrichment in higher plant components. Differences in biomarker fingerprint could not be linked to the maturity effect, since the oils appeared to be of similar maturity lev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late stage of the oil window (0.9–1.2%, Rc).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iomarker signatures between the oils from the Yufutsu field and the offshore wells are likely to be due to facies variations in source organic matter, resulting from differenc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and plant input.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的古环境变迁与盆地的形成及演化紧密相关。早第三纪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早期拉张,以粗粒沉积物沉积为主,部分地域发育小湖盆。第二阶段,盆地稳定下沉,是富营养性湖泊的鼎盛期,形成优质湖相烃源岩。第三阶段,湖盆萎缩,煤系沼泽发育,形成湖相和煤系两类重要烃源岩。第四阶段,古湖泊消亡,海水漫进,滨浅海砂岩体发育,形成油气勘探的有利目的层。  相似文献   
3.
卢欢  王清斌  杜晓峰  郭龙龙  燕歌  王夏斌  刘军钊 《石油学报》1980,40(11):1331-1345,1367
利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储层敏感性实验等多种分析手段,对渤海海域低孔低渗储层的类型进行了详细划分,并对各类储层发育段的储层敏感性特征及其对应的黏土矿物特征、含量和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不同沉积条件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海域低渗透储层可划分为富高岭石型、富伊利石型、富绿泥石型、碳酸盐致密胶结型。通过将低渗透储层成因与储层敏感性建立关联,提出了储层敏感性主要受控于母岩类型、古气候条件、沉积微相3个因素:①母岩类型对研究区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演化起决定性影响。研究区主要具有3种类型的母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母岩的碎屑岩储层、以中酸性火山岩为母岩的碎屑岩储层为火山碎屑—高岭石型、以变质岩为母岩的碎屑岩储层为伊利石型。②古气候条件对储层敏感性起到了重要影响。③沉积微相直接影响黏土矿物分异,沉积微相还间接影响后期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化对三水盆地古近纪时期古气候的认识,以SB-01孔岩心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主量元素、与有机质相关元素的组成,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解析该元素组成的古气候意义,结合其他古气候指标,研究了三水盆地古近纪早期的古气候演化。影响岩心沉积物主量元素、与有机质相关元素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为降雨量与温度,且降雨量的影响相对更为重要。根据因子得分曲线的变化规律,三水盆地古近纪早期的古气候演化经历了较为干燥且偏冷→温湿→古气候条件快速变化、热湿与凉干交替出现→温湿为主的4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样品的热解、TOC、饱和烃GC/MS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其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1)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差异较大,总体为好—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Ⅱ型为主,整体处于低熟—成熟阶段;(2)通过Pr/nC17-Ph/nC18图版、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C24TeT/C26TT)、C27/C29规则甾烷、奥利烷指数等参数判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源输入;(3)综合CIA,Sr/Ba,Pr/Ph,V/(V+Ni),U/Th值和伽马蜡烷指数等分析了烃源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认为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体为淡水—微咸水,陆源输入较多,具有较高的初始生产力,沉积时期整体表现为贫氧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沙三下段—沙三上段沉积环境整体变化不大,古气候和古水体盐度基本保持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泥页岩和致密砂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古压力测试,恢复了其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渤南洼陷沙三段在馆陶组沉积期及之后共经历了4次压力场重建过程,每次压力场重建的持续时间均为3~4 Ma,表现为低序级幕式特征。(2)与沙三段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过程不同的是,沙四上亚段在上覆石膏岩的封盖下,压力场重建的门限较高,在东营组沉积期及馆陶组沉积末期发生2次压力场重建过程,表现为高序级幕式特点。(3)研究区沙三段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过程指示着开放的流体环境和较强的酸性溶蚀作用,以低序级幕式压力建场为主的沙三段储集层物性整体优于高序级幕式建场的沙四上亚段储集层;沙三段烃源岩在排出大量烃类物质的同时,其自身储集空间中也会存在部分残留,从而形成常规油与页岩油的共同富集区。  相似文献   
8.
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欢喜岭-曙光斜坡(西斜坡)古近系砂岩储层的岩石组合、孔隙类型、孔隙特征等进行研究,同时进行了储集性能及储集性能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差别很大,不但不同层位,即使同一层位砂岩的储集性能差别也很大。砂体产状特征对物性有一定的影响,单层砂体较厚的储层往往比薄层砂储层的物性要好;影响研究区砂岩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物源区母岩岩性、断裂活动及古地形等。多数情况下,储层的储集性能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更大一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西缘乌恰地区玛依喀克海相砂岩型铜矿位于克孜勒苏河以南,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帕米尔逆冲推覆构造带。本次在古近系海相沉积地层中发现3套稳定含矿层位,矿体主要受层位控制,走向上延伸约10~15 km,呈层状、透镜状,真厚度0.38~1.1 m,品位0.4%~4.12%。结合矿床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含矿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初步总结了玛依喀克铜矿以原始沉积作用形成稳定含矿层,后期构造及盆地流体的叠加形成矿床的成矿模式。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坳陷盆地海相砂岩铜矿的发现既完善了该区域砂砾岩型矿床成矿系统,也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在白驹凹陷古近系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工级层序、2个Ⅱ级层序、5个Ⅲ级层序,并认为Ⅲ级层序SQ1-SQ4、SQ5分别与盆地坳陷-断陷阶段和强烈断陷阶段相对应。运用等时对比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了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并详细地讨论了古近系Ⅲ级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认为低水位及晚期高水位体系域为有利储层的发育位置,湖侵体系域及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为烃源岩和盖层的发育位置,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了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生储盖组合为白驹凹陷古近系最好的一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