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0篇
  免费   1998篇
  国内免费   937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04篇
化学工业   16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57篇
矿业工程   240篇
能源动力   191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422篇
石油天然气   868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37篇
自动化技术   9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614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应用天然气中甲烷、乙烷的碳同位素,甲烷的氢同位素,汞含量及天然气成分等指标,探讨了四川盆地天然气成因分类;并结合地质情况对气源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塔巴庙地区储层压力的分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泥岩压实曲线,并对影响和控制该区储层压力的主要因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欠压实”剩余压力、生气增压、抬升引起的降压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晚三叠-早白垩世末“欠压实”作用和晚侏罗-早白垩世末烃源岩大量生烃作用使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形成异常高压;晚白垩系构造抬升降压,使得现今储层为正常-低异常压力。同时证实了“欠压实”对天然气有压力封盖作用,天然气都分布在最大“欠压实”幅度以下的储层当中。烃源岩生气高峰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末,但天然气大规模运移是在晚白垩世,方向以沿过剩压力梯度降低较快的方向(太原-山西组至下石盒子组)垂向运移,通道主要为裂缝,运移的动力主要为异常高压。由于储层致密,聚集成藏能量有限,造成天然气充注不足、气水分异不好、含气饱和度低。  相似文献   
3.
永进油田目的层产状平缓,断层不发育,储层厚度小、埋深大、描述困难。运用伪波阻抗技术对该区的储层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富县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段普遍见到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但试油未能获得工业油流.据分析,该区白垩纪末的抬升和翘倾运动使油气发生了第三次运移成藏,油、气、水重新分布并受储层物性控制.正确勾画出有利沉积相带、针对油藏特征采取更有效的工艺技术,是实现该区勘探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近3×10~4km地震和13口探井及其它地球物理、地质等方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东海盆地西南部与盆地其它部分在发育演化、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方面差异甚大。 盆地西南部(杭州湾—冲绳岛断裂以南地区)发育演化经历了断陷—坳陷—隆起—铺盖四个阶段。始新世末期的隆起在研究区演化史上有15~20Ma的沉积间断、剥蚀。这段历程,盆地其它部分未曾经历。其次是区内始新世末期抬升运动,致使始新统及以下老地层受剥蚀,仅始新统最大剥蚀量达1000m,这是盆地内绝无仅有的。第三是第三纪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特别在始新世,为海侵高潮,海城宽阔达8000km~2,这时盆地东北部正接受陆相沉积。研究区中部(北东向)可能存在超压泥岩及多套生油岩系,应为有利生油气区。研究区可能是盆地最有油气远景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基于约束优化的联想记忆模型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涛  俞瑞钊 《通信学报》1992,13(5):88-92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称互连神经元网络的学习策略,利用全局约束优化方法确定连接权。优化过程采用了梯度下降技术。这种学习算法可以保证训练样本成为系统的稳定吸引子,并且具有优化意义上的最大吸引域。本文讨论了网络的存储容量,训练样本的渐近稳定性和吸引域大小。计算机实验结果说明了学习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天然气井提高钻井速度问题,总结分析了盆地中部井身结构,水力、机械参数,聚合物钻井液,正注反挤固井等工艺技术对该地区钻速的影响。指出提高天然气井钻井速度,必须搞好系统工程,形成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的古环境变迁与盆地的形成及演化紧密相关。早第三纪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早期拉张,以粗粒沉积物沉积为主,部分地域发育小湖盆。第二阶段,盆地稳定下沉,是富营养性湖泊的鼎盛期,形成优质湖相烃源岩。第三阶段,湖盆萎缩,煤系沼泽发育,形成湖相和煤系两类重要烃源岩。第四阶段,古湖泊消亡,海水漫进,滨浅海砂岩体发育,形成油气勘探的有利目的层。  相似文献   
9.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generation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C1‐5) and methane (C1) from closed‐system laboratory pyrolysis of selected samples of marine kerogen and oil from the SW Tarim Basin. The activation energy distribu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both C1‐5 (Ea = 59‐72kcal, A = 1.0×1014 s?1) and C1 (Ea = 61‐78kcal, A = 6.06×1014 s?1) hydrocarbons from the marine oil are narrower than those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se hydrocarbons from marine kerogen (Ea = 50‐74kcal, A = 1.0×1014 s?1 for C1‐5; and Ea = 48‐72kcal, A=3.9×1013 s?1 for C1, respectively). Using these kinetic parameters, both the yields and timings of C1‐5 and C1 hydrocarbons generated from Cambrian source rocks and from in‐reservoir cracking of oil in Ordovician strata were predicted for selected wells along a north‐south profile in the SW of the basin.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for the cracking of oil and kerogen were modell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geological framework. It is suggested that marine kerogen began to crack at temperatures of around 120°C (or 0.8 %Ro) and entered the gas window at 138°C (or 1.05 %Ro); whereas the marine oil began to crack at about 140 °C (or 1.1 %Ro) and entered the gas window at 158 °C (or 1.6%Ro). The main geological controls identified for gas accumulations in the Bachu Arch (Southwest Depression, SW Tarim Basin) include the remaining gas potential following Caledonian uplift; oil trapping and preservation in basal Ordovician strata; the extent of breaching of Ordovician reservoirs; and whether reservoir burial depths are sufficiently deep for oil cracking to have occurred. In the Maigaiti Slope and Southwest Depression, the timing of gas generation was later than that in the Bachu Arch, with much higher yields and generation rates, and hence better prospects for gas exploration. It appears from the gas generation kinetics that the primary source for the gases in the Hetianhe gasfield was the Southwest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巨厚黄土地区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表层地质地貌极其复杂,有巨厚黄土区、黄土-沙漠区及山前砾石-黄土区,独特的黄土地貌使得地震采集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根据以往巨厚黄土地区地震采集经验,采用多种方法系统地开展黄土表层结构精细调查,深入研究黄土地球物理特征及激发因素与表层黄土结构之间的关系,优选激发井位和井深,确保了激发效果;采用小道距、三线小线距、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研究表明,巨厚黄土地区地震采集时应优选激发井位和岩性,合理选择激发井深;坚持多深井组合激发、单井药量不宜过大总药量要大两项基本原则;采用高密度采样技术,提高采集资料的覆盖次数和信噪比。图10表1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