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前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对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综合分析常用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双界面”古地貌恢复新方法。该方法以确定上覆地层标志面和下伏地层基准面作为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以完钻井和地震资料分别求取地貌值为核心,绘制古地貌值的平面分布图,实现了古地貌恢复的半定量化。最后依据区域古地貌分析结果,进行古地貌单元的划分。该方法操作方便、准确快捷。同时依据古地貌划分结果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古地貌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有效指导了油气田富集区优选和产能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阿尔泰东南部地区磷灰石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年龄分析及热历史演化模拟,分析计算岩体的隆升剥蚀速率及隆升剥蚀幅度,力求恢复古地形。裂变径迹年龄在(59.4±5.8)~(109.7±8.1) Ma之间变化,径迹长度为(12.0±2.5)~(13.7±1.5) μm。从热历史模拟结果可看出,总体上经历了三阶段的隆升-剥露热演化模式:108 Ma之前的初始整体隆升阶段;108~28 Ma的缓慢冷却阶段;28 Ma以来的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率为1.25~1.61 ℃/Ma,剥蚀量为1.17~1.50 km,是本区剥露最快时期。对所有样品单颗粒年龄及混合年龄进行分析统计得到4组年龄,这种年龄不均匀分布亦是不均匀构造抬升的一种反映,主要受抬升速率差异的影响。90 Ma至今,古地形高度变化为3 895~821、2 250~762 m等,变化幅度高达3 300~1 400 m,研究区可见高山成谷,谷地抬升的现象,各阶段古地形情况显而易见。反演古地形并进行均衡校正可知,均衡回弹在阿尔泰地区造山后期的岩石抬升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为提高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气藏有效储集层钻遇率,运用钻井、测井、录井、岩心及生产试气等资料,通过对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古地形等有效储集层主控因素分析,明确了马五5气藏白云岩分布规律,并对储集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优选出马五5气藏有利富集区。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5储集层呈局部透镜状分布,连片性不强,最有利的储集体是颗粒白云岩和粗粉晶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构造裂缝。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是马五5储集层的主控因素,颗粒滩是马五5储集层白云岩最有利的沉积微相;有效储集层主要受控于准同生白云化作用和埋藏白云岩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程度;相对高部位的古斜坡是马五5气藏开发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5.
结合司马煤矿因松散层底板隔水黏土层存在大量"漏洞"的实际条件,运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定义并圈定了薄基岩区;通过钻孔岩性组合分析,岩土及渗透力学取样测定,岩相古地理研究等对松散层形成条件及垂向导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司马矿松散层上部赋存主要含水层,而其中下部以黏土为主;第四系沉积中心为古河口,其沉积物厚度大、颗粒细、含导水性差,河道两侧沉积物颗粒变粗、厚度变薄、垂向渗透能力增强,根据基岩古地形即可划分出松散层垂向越流能力的强弱区;古河口沉积覆盖了薄基岩区的大部分,有利于水、沙控制;底部自承力强的硬黏土减小了支架的附加载荷,开采实践检验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依据全息理论,通过研究华北晚古生代主煤层的古地貌岩相特征表明,在一定时空层次上.岩相古地貌的时空变化趋势,有体现主煤层的时空分布趋势,即二者呈自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沉积学领域中古地理的恢复与再现是沉积相研究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主要通过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等特征来恢复了塔西南地区石炭—二叠纪的古地理特征 ,再现了研究区的古气候、古生态、古盐度及古水温等 ,为沉积相的全面分析研究提供了较为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断陷湖盆基准面变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当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基准面和可容空间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方式,指出可容空间的变化存在绝对可容空间和相对可容空间两种情况,沉积物供应不是影响基准面变化的因素。总结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纵向上的叠加方式,指出了其在横向上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以基准面旋回研究为基础,依据古地形变化进行有利储层预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最高古地温法和泥岩声波时差作图法对高邮凹陷吴堡—博镇断裂带上、下盘地层剥蚀量进行了计算,恢复了三垛期末的古地形,建立了埋藏史和热史。研究表明,断层下盘地层剥蚀量为1 400~1 700 m,上盘为800~1 100 m.上盘阜二段、阜四段烃源岩分别在戴南组沉积晚期、三垛组沉积早中期进入生烃门限,之后大量成熟生烃;下盘泰二段烃源岩在三垛组沉积早中期也达到生烃门限,但由于后期埋藏浅,仅处于未成熟或低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