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44篇
化学工业   109篇
金属工艺   117篇
机械仪表   79篇
建筑科学   97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840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连续油管技术与装备发展综述   总被引:41,自引:14,他引:27  
自世界上第一台连续油管作业机问世至今,连续油管作业技术与装备已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其占地面积小、作业成本低、搬迁安装方便、保护油层、增加油井产量和使用范围广等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钻井、完井、试油、采油、修井和集输等各个作业领域。实践表明,连续油管作业技术与装备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和生命力的实用性技术。目前,该项技术的应用日趋活跃,备受关注。在总结连续油管作业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展示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国内连续油管技术与装备的应用与研究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漏磁探伤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与设备仪器,并对油管的常见损伤缺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杨树勋  张涛  于飞 《石油机械》2006,34(5):44-46,63
针对传统接触式油管螺纹参数测量方法的缺点,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油管螺纹非接触智能检测系统。在简述非接触智能检测测量原理和测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利用非接触智能检测系统对油管螺纹参数进行测量的方法,其中包括图像的采集及预处理,图像的锐化,螺纹边缘轮廓的检测与提取,螺纹尺寸的测量计算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可膨胀尾管悬挂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可膨胀管悬挂器(ELH)作为尾管固井、完井工艺中一项革新型工具,可以成功地解决常规悬挂器因其原理和结构特点带来的固井施工难题及重叠段固井质量差等问题,成为下一代悬挂器研究的重点。文中以实体膨胀悬挂器系统为例,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从现场实用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手动、数控2种修螺纹方法,提出了在管具修理工作中研究推广数控技术车修管螺纹的必要性,介绍了试验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高连续油管使用寿命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艳丽 《石油机械》2002,30(11):43-45
从采用软件跟踪疲劳寿命 ,截断法 ,变径连续油管 ,反转使用连续油管 ,防止连续油管损伤 ,合理配置设备 6个方面讨论了控制管串疲劳 ,提高连续油管使用寿命的方法 ,并得出结论 :控制管串疲劳的方法中 ,最有效的方法是实际作业截断法。指出要尽量减少连续油管在带内压下工作 ,也要研究开发降阻性能好的工作液 ,以延长连续油管使用寿命、降低作业风险。  相似文献   
7.
从门型吊承轨梁的受力分析入手.研究剖析了原结构产生裂纹的诸多原因.通过理论计算。做出了承轨梁与桁架连接接点的最佳设计.提出了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更换承轨梁的最佳方案,为类似设备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注气井中油管轴向位移计算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油管在正常作业、注入措施作业中封隔器的坐封位置、轴向位移补偿量以及判断封隔器是否解封,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得出了不同条件下油管柱的轴向位移量,综合考虑了在不同工况下由活塞效应、螺旋弯曲、径向压力、温度变化、松弛力以及摩阻等因素引起的油管轴向位移;同时考虑了在注气油管内气体的横向压力效应,运用VB语言编制程序,将各自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注气油管内考虑横向压力效应时与常规油管长度计算油管轴向位移有明显差异;油管内液体流动引起的油管轴向伸长与注入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注入速度过大时对轴向位移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陕北气区陕35井第一次下光油管(即不带封隔器)酸化的施工情况,并结合该地区的地层压力特征分析了光油管酸化施工的可行性及应用限度。  相似文献   
10.
管杆漏磁探伤现场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宏道  康杰 《石油机械》2002,30(8):45-48
阐述了漏磁探伤漏磁场沿管、杆径向的分布特征 ,分析了影响探伤装置漏磁检测准确性的 4个因素 ,验证了信号提离距离的变化对传感器和探伤装置灵敏度的影响。针对在用的大多数浮动式传感器固定机构存在的两个严重缺点 ,提出采用自定位传感器固定机构 ,可消除机械装置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标定和校验检测装置的方法 ,以保证探伤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始终恒定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