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双河油田的注采结构的现状及特征,通过近几年来在注采结构调整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总结出了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实现油田控水稳油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注水结构调整主要是结合地质特点,减少欠注层段,减少和控制不合理超注井层段和改善吸水剖面;在采液结构调整上,控制高含水层段的注入,加强中低渗透层段的注入,封堵高渗透、高水淹干扰层段,解放动用较差的中低渗透层段,改善平面上采出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实施注采结构调整,双河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实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英台地区天然水驱油藏的开发特点及稳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边底水运动规律,控制并利用活跃的边底水能量,是成功开发天然水驱油藏的关键。英台地区的英台、四方坨子和一棵树等三个油田均为天然水驱油藏,天然能量充足。油藏投入开发后初期含水较高,含水上升极快,造成产油量大幅度递减。针对其开发特点,适时采用大泵、电潜泵提液强采,通过大量补孔层间接替以及加密调整和扩边等稳产技术措施,确保了油藏以3%-5%的采油速度长期稳产,水驱采收率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层次分析法优选喇萨杏油田三次加密调整区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检查井分析资料和二次加密调整井测试资料为基础,以大庆喇萨杏油田已开展的三次加密调整试验和已完成的三次加密调整方案为依据,通过对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各开发区块可调砂岩厚度、单储系数、综合含水、二次加密调整时间及套损井比例等几个主要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喇萨杏油田各开发区块三次加密调整的可行性进行优选排队,最终给出喇萨杏油田三次加密调整优先进行的区块,为喇萨杏油田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三次加密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注水和产液量加大是导致特高含水期油气生产成本上升的主要要素,如何寻找无效或低效生产层、控制无效或低效注水及产液量已成为搞好综合调整、降低油气生产成本的关键问题。因此,从理论分析、实验数据及经验值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以累积注水倍数、数值模拟计算、吸水剖面资料、油井找水资料、注水井分层压力降落速度、精细地质研究等为依据的6种寻找无效或低效生产层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喇嘛甸油田。实践表明,以累积注水倍数为依据,同时结合测井、试井资料,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无效或低效生产层。  相似文献   
5.
高含水稠油油藏二次开发水平井生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含水稠油油藏洼38块东二段实施的10口二次开发水平井日产油曲线呈"左偏正态"分布特征,水侵强度不同,曲线的偏度和峰值不同,水侵越严重,偏度和峰值越小,水窜井甚至未出现峰值。根据生产特征的差异,将高含水油藏二次开发水平井分为弱水淹、强水淹、水窜三类。渗流机理研究显示,三类水平井开采特征的差异由水淹程度决定,弱水淹区部署的水平井生产效果最好,强水淹区水平井也能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水窜区水平井生产效果差。因此高含水稠油油藏部署二次开发水平井要避开水窜区选择水淹程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稠油粘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对塔河油田TK427井产原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气油比下的原油粘度,用曲线拟合法探讨了原油及油气水多相流粘度与温度、压力不同的关系,结果表明原油及油气水多相流的粘温特性符合指数规律,原油粘度与压力呈线形关系,原油的粘度随气油比不同而变化巨大,含气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存在极小值(泡点压力),含水原油粘度随含水量变化存在极大值(非乳化拐点)。  相似文献   
7.
选用经济极限含水率法和现金流通法对长春油田双阳组经济可采储量进行评价。对于前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经济参数及水驱曲线推导出经济极限含水率公式;对于后者,除重点预测产量及注水量外,还充分考虑操作成本、相关税费、不同原油价格等经济参数影响。两种方法的结合能有效地计算出长春油田双阳组经济可采储量,正确指导后期开发。  相似文献   
8.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7  
韩大匡 《石油学报》2007,28(2):73-78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我国国内主要的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甚至特高含水期,地下剩余油呈“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状态,传统的油藏描述方法已不能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处于十分复杂分布状态的地下剩余油。因此,准确预测油层中剩余油、特别是其富集部位的分布状态,将是高含水油田进行调整挖潜、提高注水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综合运用地质、开发地震、测井、精细数值模拟等技术,搞清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在剩余油富集部位钻出各种类型的不均匀高效调整井(包括直井、侧钻井、水平井或分支井)或实施其他综合调整措施,可以更有效地采出剩余油,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岩屑孔隙物质的荧光性判别油水层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寻求快速、准确判别油水层的方法,探讨了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性在判别油水层及油层水淹状况中的应用。经泥浆模拟浸泡实验及水驱模拟实验验证:水基泥浆对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短时间的水洗不会影响荧光分析结果。只要分析及时,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图像可以判别油水层及油层的水淹程度。将岩屑制成荧光薄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岩屑孔隙中的荧光图像,并利用图像分析仪计算样品中的油水比例,给出含油率、含水率、面孔率等量化参数。通过对已知试油结果的探井和有水淹程度解释资料的密闭取心井取样进行荧光图像分析,把获得的荧光图像特征、含油率、含水率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油水层和水淹层的判别标准。经试油验证,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配套挖潜对策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散而难以识别,且其分布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大港油区的港东开发区,根据以纵向1118个时间地层单元为对象的精细油藏描述,提出3类剩余油潜力:①已动用油层,即断层与微构造控制、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非均质性、平面低渗透相带、层内渗流屏障、注采滞留区、边底水锥进等因素形成的剩余油;②新层,即以往未发现的低电阻油层和新发现油砂体;③滚动扩边。在潜力认识的基础上,以单砂体或流动单元为挖潜调整对象,在潜力富集区钻新井、更新井,改变非主力层的驱动方式,重组层系、井网,改变液流方向和间歇注水,并对潜力区配套实施补层、提液、压裂防砂、重复射孔、深度调剖等措施。港东开发区复杂断块油藏实施配套挖潜措施后,提高了高含水期的开发效益与水平。图1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