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钢科技》2004,(3):38-38
工艺技术国际公司(PTI)宣布斯特灵钢公司采用的其燃烧系统已成功启动。  相似文献   
2.
埃及Ain Sukhna Ezz带钢厂的电弧炉是达涅利公司建造的最大的电弧炉之一,由于可选用多种入炉原料,采用最优化熔炼和精炼方法,可在电弧炉上以转炉生产成本生产转炉优质钢种.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协会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人体内蕴涵有化学能、动能、静电能与温差能等,每人每年源源不断发出的这些废弃的能量达到0.182千瓦;全球现有50多亿人每年废弃的总能量达到9.10亿千瓦;相当于五座中国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总量(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由此科学家寄予希望的址,利用人体蕴涵的动力,可以让人体内的医疗植物像良性寄生虫那样运转,即从人体内悄悄吸取足够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活性材料能量释放特性实验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与表征活性材料在撞击作用下的能量释放特性,基于VCC实验方法,对动态能量释放特性的测量装置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活性材料动态能量及反应效率与准静态压力的函数关系,并针对3种典型活性材料进行了验证。利用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获取活性材料发生撞击反应后容器内的准静态压力及火球的变化过程,根据最大准静态压力值计算了活性材料释放的比化学能和反应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及配方相同的条件下,所获得的比化学能及反应效率的一致性均较好,证明该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5.
电致变色器件(ECDs)在外加电场下颜色可以发生可逆改变,通常ECDs需要接入外部电路提供驱动电压,这限制了 ECDs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将供电器件与ECDs整合,制备成为自供能的ECDs,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太阳能、化学能和力学能均可通过合理利用作为ECDs变色的驱动能源,有效满足了 ECDs的实际使用需求,极大地...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首个金属燃料电池研究中心落户天津空港经济区。该项目将对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推动新能源车的普及。该研究中心负责人称,金属燃料电池以高能量密度的锌、铝、镁等作为燃料,直接将金属中蕴藏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消耗的金属燃料可采用水能、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节能灯的工作原理是:白天以太阳光作为能源利川太阳电池给蓄电池充电,把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晚间使用时以蓄电池作为电源给节能灯提供能量,把蓄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使节能灯工作.节能灯的具体工作原理图见图1: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能形成原因机理剖析,有助于花炮生产企业建立预防体系,减少烟火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保持烟火花贮存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促进烟花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序言     
喜闻第四届电磁发射技术会议2009年10月在郑州圆满召开,甚感欣慰!祝贺电磁发射技术会议的成功及论文集的出版!电磁发射是继机械能发射(冷兵器)、化学能(火器)发射之后的第三代发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艾军  蔡祖恢 《动力工程》2003,23(4):2543-2547
综合分析了工业炉燃料能源化学能转换、能量传递及烟气排放过程。提出了新的燃烧方式,研究了其对燃烧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的燃烧方式能使燃料能源在工业炉上得以清洁及有效利用。图10表1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