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赶场子     
张正 《饮食科学》2012,(7):37-37
我的本家、老作家张天翼先生,早在许多年前就写过一篇《华威先生》,主人公华威是个善于赶场子的角色,他整天把自己装扮得忙忙碌碌的,开会、演讲、吃饭。可骨子里,华威先生是个媚上欺下、自命不凡、刚愎自用的家伙。华威是个国民党小官僚,小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1)
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是果戈理的《外套》带给读者的一枚苦果。作者巧妙的运用讽刺艺术手法,将一个在官僚机制的压榨下艰难生存,对现实生活逆来顺受的小人物刻画的触动人心,而这个小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更在于他在专制制度的压迫下扭曲病态的精神世界。本文从主人公悲惨的生活际遇里品味小人物的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
第67届戛纳获奖短片《莱迪》由哥伦比亚青年导演西蒙·梅萨·索托执导,讲述生活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地区未婚先孕的少女莱迪受无聊青年杰森鼓惑说其男友在外勾搭上其他姑娘,于是便携带着幼小的婴儿去寻找男友,通过莱迪一天的寻找之路,展示哥伦比亚麦德林地区的生活环境与风土人情,让观众感受到穷困无助的莱迪所处于脆弱的社会文化下无所适从的焦虑与深痛,以反思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影片的触角点极具广泛性,在世界各地,有许许多多像莱迪的女孩无肋地活着,从而引发受众去探讨生命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影片的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4.
高手在民间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小人物,他们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一招制胜。除了武侠世界,这样的高手也默默生活在我们身边,在一些不起眼的手工行业,在一些工业生产线上的关键部位。他们高度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精湛手艺,他们给了平凡的物件点睛的光彩。正是他们的创造,让简单的器物拥有了超凡的生命。走进平凡高手的生活,所见所闻颠覆了平凡与非凡的惯有定义,一些深切的感动正慢慢浸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4)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众多的"小人物"形象,那是同一时期其他作家所没有接触的范围。从这些"小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以及那个社会制度下生存的人的庸俗、软弱与无助。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以获得对其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我的生活中,没有大起大落。我以前干过制片,拍过MV,做过晚会,做过广告,接触过各种不同的人,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大家认为我拍戏能触动情感,其实在我看来,我会去感受对方,与人物感同身受。"这是姚晓峰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段总结。他喜欢用普通平凡的视角去打动观众,但是那些小人物里却渗透着生活的大情怀。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衣》2012,(9):90
为什么大家一提到人物,总会首先想到领导层面?是不是在我们的行业里只有老板才算人物?是人物这个概念给品牌和企业造成了误会,还是参与报名的人更愿意推荐自己的领导,给自己和企业加分?要想找到一个答案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相似文献   
8.
见过太多的电影宣传,唯独他,话语少于演员,叙述很艰难。然而,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将我的心击中,甚至能听见脆裂的声音。电视里,那个羞涩的,不善言辞的他,让我在心里生出亲切感。面对主持人的伶牙俐齿,他显得笨拙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这句话,自然地就冒了出来。因为对好莱坞大片固定格式的厌倦,对国产大片的失望,很久不曾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但因为他,毫不犹豫地去了。因为我相信,这个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电影人,一定会用每一个镜头说话。他会带给我电影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温州变迁     
翻开温州的私(民)营经济史,多是小人物的奋斗史,洗脚上岸的“泥腿子”,起家于小商小贩,作坊式生产;多是单打独斗,如履薄冰,在大浪淘沙中随经济脉搏的跳动、为追逐财富不断改变自己的轨迹。在那个内困外忧的年代,他们为“养家糊口”,偷偷“挖社会主义墙角”,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当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们求富冲动中又夹杂着唯利是图、法盲无知和无序竞争,派生出无证、假冒、伪劣的怪胎现象。  相似文献   
10.
优美形象的悲剧意蕴--《史记》张良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中的张良形象具有“战略家中的优美”的美学特征,而这一形象在张良整个生命历程中则具有短暂性——此前,他是一个抗暴复仇的悲剧英雄,此后,他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小人物,他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战略家出现只是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短暂崩溃时期的短短几年时间。从而可以看出《史记》广泛而深刻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形成,有创作主体自身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