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0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271篇
电工技术   414篇
综合类   667篇
化学工业   1422篇
金属工艺   716篇
机械仪表   613篇
建筑科学   661篇
矿业工程   1215篇
能源动力   144篇
轻工业   1144篇
水利工程   415篇
石油天然气   1614篇
武器工业   79篇
无线电   8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4篇
冶金工业   1382篇
原子能技术   38篇
自动化技术   48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油气田开采时间的增长,采出液中含水率逐年增加,部分油田的含水率已达到95%以上,给目前已有的采出液处理工艺带来新的挑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的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油气水处理系统所面临的难题,可适用于陆地、海洋平台及井下等不同条件。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主要由柱型旋流分离器、导流片型管道式分离器、T型多分岔管路和动态CFU气浮选等组成,突破了传统的采用大型储罐进行油气水分离的作法,使分离效率成倍提高。这种小型、紧凑、高效、快速的分离系统,由于工艺流程简单高效,且可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4.
《酿酒科技》2015,(1):82
中华酿美酒川艺铸曲魂节约资源增香高产川艺回糟曲酒香飘万里1993年,本所陈远德所长发明了仅用于清香型白酒的单菌系<白酒高产剂>专利技术(专利号:ZL93110850.0),大幅提高了白酒工艺的出酒率。现又开发出数十株生香功能细菌,研制出了多香型、多菌系的新型白酒高产剂和用于大曲白酒回糟工艺的专用型酒曲——川艺回  相似文献   
5.
6.
压力容器除了承受介质内压外,在接管上还承受着由管道传递过来的外部载荷。由于接管和壳体连接结构的不连续,这些外部载荷通常在接管根部产生较高的局部应力,叠加在由内压产生的薄膜应力之上,影响着压力容器的安全。因此,设计时需要对这些外载荷进行核算。对于径向接管,可以根据力学模型直接确定载荷数据,但是对带有弯头的非径向接管,应通过力的平移定理将载荷转化,以保证力学模型中设计输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水﹑气﹑土壤中多环芳烃检测标准(HJ 478-2009﹑HJ 647-2013、HJ 784-2016)的正确出峰时间和顺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来对苊烯、芴、苊、?、苯并(a)蒽进行定性分析,并与3个标准中的出峰顺序进行比较。结果苊烯、苊、芴、苯并(a)蒽、?的出峰时间分别为6.450、7.923、8.233、17.760、18.740min,与标准HJ478-2009﹑HJ647-2013的出峰顺序存在差异。结论在使用标准HJ478-2009﹑HJ647-2013、HJ 784-2016同时测定16种多环芳烃时,多环芳烃的出峰顺序及时间应以HJ 784-2016为准。  相似文献   
9.
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沉积特征研究,确定研究区为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开展了砂体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及展布、微相物性参数、微相含油性等研究,共划分三种亚相、六种微相类型,其中扇根主河道和辫状河道砂体储集层物性及含油性最好,是油田产能建设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