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1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729篇
电工技术   2399篇
综合类   1182篇
化学工业   938篇
金属工艺   763篇
机械仪表   3478篇
建筑科学   1658篇
矿业工程   590篇
能源动力   315篇
轻工业   692篇
水利工程   395篇
石油天然气   339篇
武器工业   155篇
无线电   11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3篇
冶金工业   185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1528篇
  2024年   273篇
  2023年   916篇
  2022年   894篇
  2021年   948篇
  2020年   708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730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775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皓月  冯威  杨玉欣 《广州化工》2022,50(4):15-17+23
为了提高电源器件与人体高曲率表面的适配性,电源器件突破平板结构的限制,衍生出了柔性纤维结构。柔性纤维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超长循环寿命和柔性舒适等特点有望成为最具前景的柔性可穿戴电源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碳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复合材料三种功能材料对柔性纤维超级电容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每种材料凭借自身独特的性质在柔性纤维超级电容器器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助力可穿戴电源器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研究聚酰亚胺薄膜在308nm准分子激光下的剥离效果,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分别探究了激光能量密度、光斑重叠率、脉冲频率、衬底温度对激光剥离效果的影响, 并结合显微镜观察剥离后的衬底和薄膜形貌。结果表明, 激光剥离能量阈值约为160mJ/cm2, 在激光能量密度为180mJ/cm2~190mJ/cm2左右、光斑重叠率为68.33%时, 剥离效果较好; 提高衬底温度有利于激光剥离过程。该研究对聚酰亚胺薄膜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在线应用程序进行大数据量统计时的速度,设计独立的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的并行数据处理服务模型,与客户应用程序一同建立了柔性数据处理系统。阐述客户程序和并行服务系统的互联结构和工作方式,按照"先判断后处理"的工作思想,客户程序根据运算规模确定是否调用并行服务程序。并行服务程序由监听程序、临时工作程序和一组用于服务的并行程序组成,设计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通信协议,实现了并行服务系统与客户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实验比较了串行、MPI并行和Java多线程程序的耗时,结果表明MPI并行程序比其他两种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为实现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回撤搬家,阳煤集团二矿71503综采工作面采用格瑞特柔性网进行末采回撤试验,并对格瑞特柔性网与金属网进行全面分析对比,论证了格瑞特柔性网在末采回撤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斌  王达  杨春雷 《润滑与密封》2019,44(11):105-111
为了提高采油树平板闸阀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在泛塞封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密封圈本体唇边开有锯齿状凸起的新型柔性密封结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密封圈的工作状况,分析柔性密封结构特性参数对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获得不同柔性密封圈结构参数下密封面间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并对新型密封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密封面间最大接触应力随唇边锯齿数量、唇边夹角度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唇谷夹角度数的增大而减小;新型密封结构选择锯齿数量为3、唇边夹角为20°、唇谷夹角为30°的特性参数时,其最大接触应力比常规Y形密封圈提高了15倍;新型柔性密封结构的密封圈与阀杆、阀盖壁面间接触应力比常规Y形密封圈有显著提高,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