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重要创作论。"隐"即含蓄,有余味;"秀"即秀拔突出。"隐秀"来自深厚的学养,同是又是自然天成。很多时候,具有"隐"之美的作品往往就是"秀"句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更正说明     
本刊2011年第4期(总第75期)《建生态水电创秀美山川》一文插页内容更正为:更新改造的生态补偿机制。例如:可以结合农村水电更新改造的实际情况,通过政策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6)
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只有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才能最终实现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党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总动员令,这无疑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发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水利水保作为基础产业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作为既承担水利开发建设前期工作叉承担水土保持方案咨询、评估、审查任务的具有甲级资质的大院更要深刻认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乘势发展,顺利地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使之成为国家一流强院,为开发大西北做出应有贡献,已成为我院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华中建筑》2007,25(9):179-184
扬州大学位于景色秀美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区,是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于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相似文献   
6.
王晓平 《中国水利》2006,(12):I0012-I0013
衢州是有18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古迹众多,地貌多姿,山川秀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孔氏南宗家庙、围棋仙地烂柯山、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龙游石窟都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7.
雅安,有"雨城""天漏"之称;传说"女娲补天"精疲力竭坠于雅安,雅安上空有一丝天未补,从此雅安多雨。雅安,山川秀美,绿漫翠染,是天然氧吧,国宝大熊猫名扬四海。然而,一场7.0级地震,天塌地陷,震惊世界。雅安天漏,女娲炼彩石补天。雅安地陷,建设人奋力涅磐。补天行动,震天动地。涅磐雅安,波澜壮阔。这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赞歌,是四川建设人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的。  相似文献   
8.
依据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项目所获得的成果和认识,回顾了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的历史及其理论认识的发展,进而介绍了这一重大项目在试验示范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大量试验区的建立(即模式的建立)。这些模式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典型地域,包括黄土高原、沙漠、戈壁、绿洲、草地、荒漠以及江河源区等,并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作了论述,介绍了其建立过程、关键技术、功能效益、适用地域等。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证明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具有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广大群众基础,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最后,对进一步推进再造山川秀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洪慧英是与曹秀美同时代的美籍韩裔女高音歌唱家,所不同的是曹秀英是花腔女高音,洪慧英是抒情女高音,两人的美声一流,并驾齐驱于国际乐坛,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10.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坡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72.8%的甘肃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美丽家园是甘肃人民的祈盼.2010年启动实施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中,甘肃省被列为重点治理省份,通渭、静宁、永靖等14个县(区)被列为试点县.3年来,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下,甘肃省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建设思路,将坡耕地试点工程与生态建设、旱作农业、特色产业和移民安置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建管机制,探索建设模式,实现了从综合治理到综合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