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Recent advance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cellular signalling pathway comprising the ligand-receptor duo of thrombospondin-1 (TSP1) and CD47 is involved in mediating a range of diseases affecting renal, vascular, and metabolic function, as well as cancer. In several instances, research has barely progressed past pre-clinical animal models of disease and early phase 1 clinical trials, while for cancers, anti-CD47 therapy has emerged from phase 2 clinical trials in humans as a crucial adjuvant therapeutic agent. Th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that seek to capitalize on targeting this pathway in diseases where TSP1 and/or CD47 play a role. Despite substantial progress mad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thway in malignan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knowledge and translational gaps remain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is pathway in kidne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limiting identification of putative drug targets and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reatments. This review considers recent advances reported in the field of TSP1-CD47 signalling, focusing on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enzymatic production, receptor function, interacting partners, localization of signalling, matrix-cellular and cell-to-cell cross talk. The potential impact that these newly described mechanisms have on health,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re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可靠固件升级的技术。该技术采用外部主晶振,工作异常时自动切换到校准后的内部晶振,还使用了DFU检测序列、看门狗等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固件升级技术,该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易于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线编程技术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常用技术,其广泛应用为产品的设计、调试、生产、升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通过"搬迁中断向量表"的方法为市面上众多支持IAP功能的单片机提供一种实现ISP功能的完美解决方案,在仅支持IAP功能的CPU上实现了ISP。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阐述应用编程(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原理的基础上,以LPC2214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M7的通用控制器的U盘软件升级方案。该方案方便快捷,摒弃了以往软件升级前的手工跳线、设备拆装等过程,并解决了升级过程意外中断、传输误码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于LPC2378开发的配变监测终端程序远程更新方法,利用芯片自带的IAP功能实现片内Flash上的程序更新,从而避免了使用对硬件配置要求较高的商业嵌入式操作系统。同时,将LZW压缩算法应用到程序更新中,使程序更新文件压缩了40%,大大缩减了通信流量,节省了终端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STM32F103VET6微处理器的存储空间和在应用中编程(IAP)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以GPRS通信的方式,实现了MCU固件在线远程更新,提高了固件维护的方便性,缩短了终端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7.
将低成本的WiFi通信模块与控制系统中微控制单元的在应用编程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无线系统维护,解决了传统控制系统维护时需要连接电缆的缺点,尤其适用于难于拆装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STM32F4无线程序升级系统.此系统由PC及相关STM32软件开发环境、LoRa通信模块及其控制器和STM32 F4终端三部分组成.本系统采用LoRa技术将程序数据无线发送到终端,终端通过IAP技术实现远程无线程序自动升级.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无线传感网络终端的程序升级,极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9.
基于CC1110单片机的无线升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嵌入式设备无线升级方法中存在的占用资源多、升级程序类型不灵活以及功耗消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C1110无线单片机的应用程序装载系统来实现应用程序的无缝切换。介绍了系统无线升级的模型及方法,并分析了装载程序的长度和无线传输数据包长度与装载时间及能量消耗的关系。经试验平台测试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及时性、灵活性和较好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利用STC89C58RD+,STC89C52RC系列单片机内部Data Flash作为EEPROM使用详见宏晶科技www.MCU-Memory.com网站上的及C51源程序Tel:0755-82948409,13922805190 Fax:0755-829442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