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2篇
自动化技术   5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平台,其多样的特性满足了人们信息获取、人际交流等多方面的新需求,微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微博影响力作为微博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优化微博的信息整合、传输,对于深入了解微博发展方向、维护网络内容安全、促进网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对当前主要的微博影响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中国微博的影响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微博新媒体境遇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舆论引导力弱化、大学生非理性政治行为、“谣言”信息泛滥,由此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念转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网络法制内化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开展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博中用户影响力分析这个问题,提出用户影响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用户自身影响力以及用户被影响力的概念,并根据用户自身特征与用户粉丝情况得出其计算公式,从而可以综合考虑用户在微博中的所有信息,计算出用户影响力。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能比较好地反映用户在其粉丝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黄庆宇  卢珞先 《计算机科学》2015,42(10):198-201
在微博平台中用户的消息以流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到达系统,对微博数据流的有效管理可以及时地响应用户的查询操作。基于数据库的数据世系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世系的微博信息管理方法。首先,根据事件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将同一社会事件包含的消息定义为数据世系;其次,将微博消息流划分为不同的数据世系,并根据新消息动态地维护数据世系集合;最后,应用数据世系中的文本消息响应用户的查询。实验表明,基于数据世系的微博信息管理方法使用的内存少,运行效率高,可用于微博消息流的实时处理及查询响应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模拟信息在微博环境中的传播情况,根据微博用户行为(发布、关注、转发和评论等)和微博内容,提出一种融合用户行为和内容的微博用户影响力算法。通过对微博用户行为的分析,得到行为因子数据,进而计算出用户影响力的权值。利用微博用户内容建立词共现矩阵,继而运用狄利克雷分配(LDA)模型进行潜在主题分布的识别,通过KL(Kullback Leibler)散度的方法得到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最后结合用户影响力权值,得到用户的影响力。实验表明,此算法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国内微博平台的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介绍了微博信息的定义,在错综复杂的微博信息中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以及这些微博信息包含哪些详细的内容,是如何组织的。然后选取新浪微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新浪微博API设计了爬虫程序,抽取用户信息;以用户的关注人数、粉丝数和发布的微博数为标准对用户信息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特征的用户群体提出了相应的标签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国内微博平台的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介绍了微博信息的定义,在错综复杂的微博信息中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以及这些微博信息包含哪些详细的内容,是如何组织的。然后选取新浪微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新浪微博API设计了爬虫程序,抽取用户信息;以用户的关注人数、粉丝数和发布的微博数为标准对用户信息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特征的用户群体提出了相应的标签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8.
Microblogg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ocial communication styles in the world. Much research has already addressed this hot issue; however, studies examining the intentions behind microblogging behaviors are limited. This study extende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to predict intention to microblog and other behavi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cial identity was the greatest predictor of intention, followed by attitude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ocial identity fully mediated the effects of subjective norms and self-identity on intention. Inten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users' microblogging behaviors.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y players and marketing managers.  相似文献   
9.
Despite a substanti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act individuals’ various psychosocial factors, relatively few studies have elucidat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behind these associations. Building upon self-disclosure theory and previous studies, the principal purpose of this present research is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icroblog utilization, online self-disclosure, friendship maintenance, and perceived life satisfaction. A web-based survey was implemented using a total of 426 university students in Northwestern Chin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reveals that intensity of microblog use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se students’ friendship maintenanc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dditionally, online self-disclosure plays the crucial mediato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blog us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 and gratification with life. The results imply that as microbloggers disclosure their inner thoughts or emotional states with other users online, they could foster their friendship maintenance and obtain greater life satisfaction.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expectation, students’ friendship maintenance is not discovered to be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the sense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online environment. Overall, these obtained outcomes of the empirical work could offer new insights into the deep comprehending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microblogging among younger generation in the new media context.  相似文献   
10.
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和微博签到数据,利用局部等值线树算法和层次结构图谱,对2014年郑州主城区的城市中心及其内部空间结构进行识别与表达。结果表明:2014年郑州市共识别出3株局部等值线树,包括18个城市中心和11个城市中心复合区;“主树”的等值线树层级为10级,老城区城市中心发育良好,北部地区城市中心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且较为破碎;城市中心按照城市职能分为4类,城市综合中心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商业中心和工业中心次之;城市中心分为5个等级,空间分布上呈现“由里到外”依次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