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oncept of connecting two boost half bridge DC-DC converter modules in input-paral- lel output-parallel configuration is presented. The input-parallel-output-parallel (IPOP) converter consists of multiple boost half bridge (BHB) DC-DC converter modules which are connected in par- allel at the input and output side. This kind of converter is an attractive solution for high power ap- plication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put current sharing (ICS) and output current sharing (OCS) of the IPOP converter basic modules is described. Two loop control strategies, consisting of input cur- rent loop and output voltage loop,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chieve equal ICS and OCS in this present work. Th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IPOP configuration of boost haft bridge DC-DC converter has been verified fo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half load and full load), The IPOP system proposed here is comprising of two modules but it can be extended to three or m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 posed system along with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in MATLAB using Simpower tool. Finally the satisfactory simul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2.
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接触硬点过大是造成机车受电弓离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通过接触网硬点检测系统排查硬点故障。该检测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改善了电力机车的运行环境,提高了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
将光纤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检测50Hz高压交流电的光学电流传感器(OCS)。用ANSYS软件分析了器件的模态、动态响应与热膨胀特性,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器件的工作性能。模拟计算表明:ANSYS与理论公式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传感器的量程为100~3600A,对于大电流下的灵敏度可达到0.02dB/A,温度变化±50K时传感器相应的测试误差为0.2%。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检测50Hz交流电的微机电光学电流传感器。通过电磁学、微机电与光学方法说明了传感器的敏感原理与光学转换原理,结合工艺条件给出了器件的设计要求,并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分析了传感器的仿真测试结果。计算表明,器件可以测试1~7.2kA的交流电,大电流下的灵敏度可达到0.01dB/A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OCS表面活性剂中试产品在强碱NaOH条件下应用于大庆不同原油时的油-水界面张力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大庆采油一厂至四厂的原油,OCS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在0.1%~0.3%、NaOH质量分数在0.6%~1.2%的范围内,油-水界面张力可达到超低(约10~(-3)mN/m数量级),能够满足大庆油田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的要求。研究结果还表明,聚合物的加入有利于原油-表面活性剂体系间超低界面张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3G IMS系统中,在线实时计费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计费单元,而费率功能模块是该计费系统的核心.由于3G IMS计费系统处理的是多种复杂应用与服务混合的计费内容,所以对费率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IMS在线计费系统的基础之上,对复杂应用和服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费率功能模块的针...  相似文献   
7.
郑舟山 《福建电脑》2010,26(7):35-36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福建电信的移动智能网平台上开发的针对C网手机的实时预付费智能业务的功能特点,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协议。  相似文献   
8.
光纤传输技术和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网络成为现代高速宽带网络的基础骨干网。光突发交换是一种介于光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之间的很有发展潜力的交换模式,它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又克服了两者的缺点。重点阐述了光突发交换的概念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统一通讯(简称UC即Unified Communications)是指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通讯模式,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和应用,其核心内容是:让人们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讯。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successful simple synthesis of unique elastic polyesters by carrying out catalyst-free polyesterific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non-toxic monomers: 1,8-octanediol (OD), citric acid (CA) and sebacic acid (SA).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copolyester polyoctanediol citrate/sebacate [p(OC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is new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thermal analysis (TA), mechanical tests, photo-acoustic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PA-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swelling experiment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hemical structure, morphology, physical integrity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the synthesized co-polymer can be controlled by simply varying the initial acid concentration (CA/SA) in the pre-polymer. This novel p(OCS) polymer exhibits versatility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hydration and hydrolytic degradation as determin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polyester elastom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