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54篇
  免费   3981篇
  国内免费   2539篇
电工技术   359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638篇
化学工业   3701篇
金属工艺   1090篇
机械仪表   1999篇
建筑科学   2276篇
矿业工程   717篇
能源动力   457篇
轻工业   2960篇
水利工程   776篇
石油天然气   1554篇
武器工业   743篇
无线电   144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15篇
冶金工业   1058篇
原子能技术   785篇
自动化技术   8704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611篇
  2022年   864篇
  2021年   960篇
  2020年   933篇
  2019年   762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806篇
  2016年   977篇
  2015年   1105篇
  2014年   2482篇
  2013年   2582篇
  2012年   3233篇
  2011年   3543篇
  2010年   4503篇
  2009年   3053篇
  2008年   2619篇
  2007年   2269篇
  2006年   2348篇
  2005年   3319篇
  2004年   2819篇
  2003年   1812篇
  2002年   1214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517篇
  1999年   864篇
  1998年   1013篇
  1997年   865篇
  1996年   802篇
  1995年   643篇
  1994年   674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的17项生理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引入多通道概念应用于BiLSTM模型,用于突出每个生理参数对死亡风险预测的作用。采用Attention机制用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验数据来自MIMIC [Ⅲ]数据库,从中提取3?080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16?260条记录用于此次研究,除了六组超参数实验之外,将所提模型与LSTM、Multichannel-BiLST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四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准确率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e、特异性Specificity、AUC-ROC和AUC-PRC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AUC值达到94.3%。  相似文献   
2.
针对异构计算节点组成的大规模多状态计算系统的容错性能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系统容错性能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自定义的两级容错性能形式化描述框架进行系统描述,通过构造多值决策图(Multi-value Decision Diagram,MDD)模型对系统进行容错性能建模,并基于构造的模型高效地计算出部件故障的条件下计算系统在特定性能水平上运行的概率,减少了计算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型的大小和构建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将对系统操作员或程序设计者具有重要意义,使其确保系统适合预期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现今国内的数字集群网络发展存在局限性、差异性,还远没有达到“网”状分布的程度,因此,共网数字集群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通过列举共网数字集群系统在龙嘉国际机场和长春雷锋车队的成功应用案例,探讨了我国共网数字集群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发β受体阻断剂新药(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采用3-吗啉-4-氯-1,2,5-噻二唑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3-吗啉-4-羟基-1,2,5-噻二唑)。中间体1与R-环氧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经后处理及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 {(R)-4-[4-(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1,2,5-噻二唑-3-基]吗啉}。中间体2经胺化反应、马来酸成盐及重结晶得到(S)-马来酸噻吗洛尔。(S)-马来酸噻吗洛尔经游离、纯水转晶得到符合药典标准的(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总收率14.05%且e.e.值为99.66%。最终成品经IR、1H-NMR、13C-NMR、MS、TGA、DSC表征,并优化各步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醚化反应缚酸剂75 ℃反应最佳;以乙醇为胺化反应溶剂46 ℃反应16 h最佳;S-噻吗洛尔的转晶拆分以水作溶剂,比传统不对称合成工艺安全稳定,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用电子集成模块,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单相地面电源,采用蓄电池组模块储存电量,输出直流电给单项逆变器模块,单相逆变器通过可控整流逆变电路,将直流电逆变成单相115V/400Hz输送给无线电罗盘。在人机操作界面上,采用简明扼要的指示和开关,便于操作使用。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地面电源供电性能稳定,满足了直升机无线电罗盘对供电的需求。面对无线电罗盘供电需求,有着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充电时,且电池电量低于80%时,为了保证充电效率一般采用恒功率充电.在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电动汽车的不断移动会导致发射线圈和接受线圈的互感系数变化,致使电动汽车充电不稳定.为实现恒功率充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DWPT)恒功率输出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对输出功率进行模型预测,建立最小化目标函数来获得期望输出功率所对应的最优占空比,使输出功率恒定.进行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Simulink仿真,通过对比不同线圈互感系数下的输出功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且通过搭建实物测得的数据也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一星级酒店集群项目的空调冷热源中心及空调水系统分区方案,还有部分主要特殊功能区域空调末端风水系统,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做法,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节能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暖通同行从业人员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