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电工技术   36篇
综合类   74篇
化学工业   153篇
金属工艺   95篇
机械仪表   178篇
建筑科学   68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武器工业   79篇
无线电   7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1篇
冶金工业   103篇
原子能技术   109篇
自动化技术   8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15口井的成像测井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发育各分带的标准成像图版,利用交会图及直方图分析各分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识别岩溶发育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地区茅口组岩溶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残积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及受岩溶作用较弱的基岩;②风化壳残积带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为"暗—亮—暗"条带状模式,垂直渗流岩溶带为垂直线状与暗色斑状组合模式,水平潜流岩溶带为水平线状—层状与斑状组合模式,基岩整体显示为亮色块状模式偶见线状或斑状特征;③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顶部;④该区茅口组岩溶发育主要受裂缝发育控制,而裂缝发育又与断层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对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多井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风险探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Estimating the state of a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 (observed through a nonlinear noisy measurement channel) has been the goal of considerable research to solve both filtering and contro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n original approach to the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state estimation problem by means of neural networks is proposed, which consists in constraining the state estimator to take on the structure of a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 Both non-recursive and recursive estimation schemes are considered, which enable one to reduce the original functional problem to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one. As this reduction entails approximations for the optimal estimation strategy, quantitative results on the accuracy of such approximations are reported.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3.
高效率平面磁控溅射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新型磁控溅射装置。它采用两块极性相对的环状磁铁的设计方法,通过扩大靶表面的等离子放电区域面积,使传统磁控溅射枪使用中经常受到的两个限制──溅射速率与靶的利用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实验中铜靶在溅射功率密度为11W/cm~2时溅射速率约为800nm/min,如果继续提高功率则可获得更高的速率。而靶的利用率可达64%左右。另外,在认为出射粒子符合cos~nθ分布的前提下,发现当n=3.3时,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葛敏  杨宜禾 《红外技术》1993,15(3):7-10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把红外前视传感器的输出作为测量值来跟踪红外目标的扩展型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在滤波处理时,设置可变的测量矩阵,其目的在于提高运算速度和抑制噪声干扰。通过具体的实例,对所提跟踪算法的特点和有效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跟踪系统中跟踪器延迟的自适应预测补偿方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跟踪系统中跟踪器的延迟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此以典型Ⅱ型系统为例,理论上定理地分析了跟踪器延迟对跟踪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将采用LMS算法和横向滤波器结构的自适应滤波器用于延迟预测补偿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双波段成象及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张奇  罗正发 《红外技术》1998,20(6):27-30,34
概括地分析了双波段成象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成象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红外双波段基本方案和涉及的关键技术,分析和计算了系统的基本性能。最后,讨论了双波段及融合技术,认为在双波段实现融合应以自主式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7.
将小波变换和马氏距离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ISAR成像的雷达目标特征提取方法。对ISAR成像数据进行正交二进Symlet小波分解和门限处理,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计算压缩后坐标点的马氏(Mahalanobis)距离,得到目标稳定的特征向量。由实验结果看出,此向量具有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变性,能够用于雷达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8.
刘烽  初昀辉  许家栋 《微电子学》2002,32(3):165-167,171
在目标回波仿真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颖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目标回波视频频脉冲仿真电路。通过计数分频和计数延时技术,该电路获得了大范围可变的脉冲重复频率和高精度的脉冲时延,能对距离不断变化的动目标进行实时模拟。给出了电路的结构框图,并对设计原理作了必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上皮靶细胞形态学参数对计算受氡子体照射的支气管的剂量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利用奥尔新兰-PAS 染色的外科切除人肺组织切片,测量基底细胞粘液细胞和的胞核深度与数目。结果表明,叶、段和小支气管的粘液细胞核深度分别为相应节段基底细胞的61%、69%和73%;此三节段粘液细胞的数目分别为基底细胞的53%、29%和28%,平均为37%。  相似文献   
10.
This Review article ponders core/shell structured nanoparticles that can be prepared with features that combin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ncluding ligands that enhance their biocompatibility. These nanocomposites are not classified in terms of synthesis, but rather by how these featur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inal morphology, attending to connected or isolated materials that end up in interacting or not‐interacting functionalities. In particular, we have focused on magnetic core/shell‐structured particles with a directly connected, coupled, or isolated second functionality. The current progress on methods in colloidal solution that have allowed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se multifunctional magnetic and active spheres on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fields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