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64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6篇
机械仪表   56篇
建筑科学   70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48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图像的数控自动编程方法,包括影响自动编程、图像骨架自动编程和轮廓自动编程方法,并实现了使用该方法的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软件。  相似文献   
2.
Local Exact Particle Tracing on Unstructured Gr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r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results of flow simulations, particle tracing is a well established visualization method. In addition, it is a preliminary step for more advanced techniques such as line integral convolution. For interactive exploration of large data sets, a ver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particle tracing method is needed. For wind channel experiments or flight simulations, large unstructured computational grids have become common practice. Traditional approachs, based on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s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however fail to deliver sufficiently accurate path calculation at the speed required for interactive use.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local exact approach of Nielson and Jung in such a way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interactive particle tracing in large data sets of steady flow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is will be achieved by sophisticated preprocessing using additional memory. For further visual enhancement of the streamline we construct an implicitly defined smooth Bézier curve that is used for ray tracing. This allows us to visualize additional scalar values of the simulation as attributes to the trajectory and enables the display of high‐quality smooth curves without creating any visualization geometry and providing a good impression of the spatial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ACM CSS: I.3.3 Computer Graphics—Line and curve generation; I .3.7 Computer Graphics—Raytracing; G.1.2 Numerical Analysis—Spline and piecewise polynomial approximation  相似文献   
3.
 将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用于三维波动方程地震正演,关键在于如何消除数值计算中有限波场区域边界引起的边界反射。文中采用Berenger给出的电磁波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推导出三维波动方程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地震正演的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压制边界反射效果明显。三维波动方程地震正演模拟实例表明,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的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为复杂区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正演模拟工具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的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仪已逐渐投入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可为解决油田薄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新型的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仪及国内目前大规模应用的常规双侧向测井仪的分层能力、探测深度、侵入影响和井眼影响等响应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测井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表明:与常规双侧向测井相比,虽然高分辨率双侧向测井资料井眼的影响更复杂,但测量结果既能得到较高纵向分辨率,又具有较深的径向探测深度,基本上可以取代常规双侧向测井仪在测井中应用。文中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测井作业人员和解释人员在资料验收及解释处理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HARDINGE数控车床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FANUC18T数控系统中提供的计数器跟踪刀具加工的次数,通过新增一个刀具寿命管理功能模块的PMC子程序,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可视、便捷的刀具寿命管理功能。对今后类似的设备功能设计和改进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应用于金属热塑性成型数值模拟中的时空耦合算法。将热力交织的非稳定非均质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开来,变成瞬间的稳定、均质问题和热力承转反馈的递推过程,并且能够进行各种关联成型行为的穿插计算,为成型模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首先采用弹性理论对立井井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井壁破坏的理论模型,进而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立井井壁的大型三维分离式有限元数值模型。运用这两种模型详细研究了多种荷载耦合作用对立井井壁的影响,多种荷载包括:随深度变化的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疏水附加力以及井壁自身重量。确定了立井井壁在这三种荷载综合作用下的应力、应变集中区,论证了井壁破坏理论中疏水附加力理论的正确性,对井壁设计理论以及加固区域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得到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立井井壁理论的内容,增加了立井井壁理论研究的方法,促进了井壁附加应力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差厚拼焊板拉延反鼓包方盒件的成形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相同材质差厚拼焊板的冲压成形性和焊缝移动进行研究 ,分析了相同拉延深度、不同拉延方式下焊缝移动情况 ,揭示了不同拉延方式下焊缝移动的一般规律和焊缝移动量与差厚拼焊板成形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种控制焊缝移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楔横轧模具的结构特征和数控加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无轴向导程楔横轧模具数控加工方法,并阐明该加工方法的特点,对该方法的加工效率和传统数控加工方法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效率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To reconstruct a black box multivariate sparse polynomial from its floating point evaluations,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need to know upper bounds for both the number of terms in the polynomial and the partial degree in each of the variables. Here we present a new technique, based on Rutishauser’s qdqd-algorithm, in which we overcome both drawba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