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3篇
  免费   1794篇
  国内免费   942篇
电工技术   352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55篇
化学工业   1125篇
金属工艺   1818篇
机械仪表   3082篇
建筑科学   765篇
矿业工程   1106篇
能源动力   1250篇
轻工业   765篇
水利工程   344篇
石油天然气   533篇
武器工业   329篇
无线电   18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79篇
冶金工业   1555篇
原子能技术   104篇
自动化技术   2172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665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1283篇
  2013年   980篇
  2012年   1558篇
  2011年   1676篇
  2010年   1174篇
  2009年   1177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1475篇
  2006年   1309篇
  2005年   1172篇
  2004年   857篇
  2003年   927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725篇
  2000年   607篇
  1999年   491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HART通信协议及他的优点,然后介绍了HART通信协议在汽油机测速方面的软件实现。该软件主要采用目前流行的VB编程语言。可设计出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测量和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2.
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新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针式掺气流速仪测量原型和模型掺气浓度场、流速场,气泡尺寸及其概率分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型水流韦伯数高,形成微小气泡的能力比模型强,气泡上浮慢,接近底部的小尺寸气泡概率及掺气浓度比模型大。初步研究认为:0.2mm或0.5mm以下的微小气泡在掺气减蚀中起着主要作用,可能只要很小掺气浓度即可达到掺气减蚀的效果。因此以小尺寸气泡的掺气浓度,作为判断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指标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介绍北方交通大学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比利时铁路公司合作,在巴黎至布鲁塞尔之间高速铁路线上的Antoing大桥进行的二次高速铁路桥梁动力试验。试验桥梁由跨度50m的多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槽型梁构成,试验中列车速度达265-310km/h。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了桥梁的频率、振型、阻尼等自振特性,以及桥梁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动挠度、梁和桥墩的横向和竖向加速度、橡胶支座的相对位移、梁体的动应变等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经验和测试结果对于充实高速铁路桥梁动力分析理论、改进数值分析模型、验证计算结果、提高高速铁路桥梁的动力设计水平、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温高速离心泵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适合于输送低温介质的高速离心泵的水力设计和结构设计方法,结构上采有长,中,短叶片相间的复合叶轮及双密封结构,理论上采用以效率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水力设计方法,保证了低温高速离心泵具有很好的工人可靠性和优越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钢水在结晶器内凝固的不均匀性及对钢水结晶的热量平衡计算,讨论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结晶器冷却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对拉坯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simulation to investigate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 and signs at various approach speeds.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1) to find out whether train speed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signal/sign reading; (2) to examine at which point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could be detected or recognised, and (3) to determine a speed cut-off level above which certain types of signs or signals are no longer recognisable or detectable. Fifty-seven train drivers from 12 Train Operating Companies in the UK participated in the trials. Twenty different types of lineside signs and ten types of signals were tested under six different approach speeds ranging from 100 to 350 km/h (62–218 mph). Driver performance measures were ‘time remaining to the signal/sign’ at the point of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error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rain speed on driver responses to lineside signals/signs and demonstrate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 responses to signals/signs and approach speed. This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a maximum approach speed limit within which a specific signal or sign can be correctly detected or recognised. Th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7.
随着开关磁阻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日臻完善,因其优越性能使得在各行业得到迅速推广,但在煤矿井下的特定环境中使用该调速系统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潜泵中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潜泵中压变频器输出端产生高次谐波和脉冲电流 ,对电潜泵电动机的绝缘性能和轴承寿命造成不利影响。为此 ,提出 3项改进对策 :①采用谐振软性开关逆变电路 ,使功率开关器件在零电压条件下导通 ;②在变频器逆变输出端设置电抗滤波器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③改变电动机内部结构 ,如加大定子槽宽 ,增加转子导条尺寸 ,变星接法为星 角接法 ,采用绝缘轴承等。实践证明 ,采取改进对策后 ,不仅提高了电潜泵的产量 ,而且变频器滤波后电动机端的过电压明显减小 ,电潜泵和电缆的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9.
建筑墙体表面传热系数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房间南向墙体内表面中心区域的换热过程进行实验,发现当风速在0-5.5m/s之间时,表面传热系数在8-18W(m^2.K)之间波动,而风向对墙体表面传热系数影响不大;用辅助变量法分析墙体表面传热过程,并结合实验推导出墙体表面传热系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Why are human observer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human movement? Seven experiments examined the roles of visual experience and motor processes in human movement perception by comparing visual sensitivities to point-light displays of familiar, unusual, and impossible gaits across gait-speed and identity discrimination tasks. In both tasks, visual sensitivity to physically possible gaits was superior to visual sensitivity to physically impossible gaits, supporting perception-action coupling theories of human movement perception. Visual experience influenced walker-identity perception but not gait-speed discrimination. Thus, both motor experience and visual experience define visual sensitivity to human movement.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experience-dependent sensitivity to human movement.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