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7,(34):114-117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在胎儿唇裂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价值及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经二维超声检查后疑似唇裂畸形胎儿20例,通过四维彩超进行二次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20例唇裂胎儿中,单纯唇裂5例,二维超声检查确诊2例(40.00%),四维彩超检查确诊5例(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裂合并完全性腭裂14例,二维超声检查确诊7例(50.00%),四维彩超检查确诊12例(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裂合并不完全性腭裂1例,二维超声与四维彩超均未诊出。15例单侧唇腭裂,二维超声误诊6例(40.00%),四维彩超误诊1例(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非单侧唇腭裂,二维超声误诊4例(80.00%),四维彩超误诊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应用于产前诊断胎儿唇裂畸形具有良好的效果,二维超声对单纯唇裂和唇裂合并完全性腭裂的诊断率基本相似,而四维彩超对唇裂合并完全性腭裂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且能准确判断唇裂为单侧还是非单侧,误诊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3):101-103
目的:探讨实时四维彩超成像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行四维超声产检的1207例孕妇,同时行二维及四维超声检查,对比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的检查结果,对产妇进行产后调查,统计超声检查结果是否与产后结果相符。结果:1207例产妇产后统计有62例胎儿体表68处畸形,其中仅有一处畸形56例,两处畸形6例。畸形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四肢,而躯干胸腹部畸形较少,本次研究中无论是二维超声还是四维超声,均只出现了漏诊并未出现误诊的情况,具体畸形分布如下:头面部畸形34处(50.00%),胸部畸形2处(2.94%),腹部畸形3处(4.41%),脊柱畸形7处(10.29%),四肢畸形22处(32.35%)。分布在头面部的胎儿畸形共34处,二维超声正确诊断出27处,诊断正确率为79.41%;四维超声正确诊断出34处,诊断正确率为100%,两者的诊断正确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03,P=0.005)。分布在胸部,腹部和脊柱的胎儿畸形共12处,二维超声正确诊断出7处,诊断正确率为58.33%;四维超声正确诊断出12处,诊断正确率为100%,两者的诊断正确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6,P=0.012),分布在四肢的胎儿畸形共22处,其中二维超声正确诊断出7处,诊断正确率为31.81%;四维超声正确诊断出15处,诊断正确率为68.18%,两者的诊断正确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8,P=0.016)。结论:四维彩超在对前来产前检查的孕妇而言能够更好地显示胎儿实时图像,从四维立体的模式可以帮助超声医师更好地观察胎儿,从而做出精准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唐氏儿血清学筛查及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对近3年我院5907例孕妇血清学筛查结果及40例因胎儿结构异常进行染色体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07例孕妇中检出唐氏儿高危病例521例(含82例年龄≥35岁的孕妇),阳性率8.82%,共有19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穿刺率38%。40例胎儿畸形病例引产时取胎儿血或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成功率100%。共诊断1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其中21三体8例,18三体3例,13三体1例,1Turner综合征1例,Klinefelter综合征1例,18染色体短臂微缺失1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2例(1例来源于母亲)。17例中有8例进行了唐氏儿血清学筛查,5例异常,11例超声检查胎儿有结构异常。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畸形主要包括多发畸形、心脏畸形、胎儿水肿、消化道畸形等。结论应加强宣教,提高唐氏儿血清学筛查及高风险孕妇羊膜腔穿刺率;超声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产前诊断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产前诊断手段,尤其是近年来采用了先进的B型超声波扫描仪,使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它的优点是无痛苦、快速(半/J、时以内)、可以反复检查等。对明显的肢体畸形、无脑儿、胎儿内脏畸形、胚胎发育异常、小头畸形、多胎妊娠以及羊膜腔穿刺时的胎盘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巨大儿产前诊断与分娩结局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分娩200例巨大儿作为研究组,随机的选择200例相应时间段的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作为对照组,对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方式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巨大儿的剖腹产率,阴道助产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大于单胎非巨大儿。结论 重视巨大儿的产前诊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0):29-32
目的:探索研究应用唐氏筛查联合四维彩超在产前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14~24周的孕妇2578例,在产前检查中应用唐氏筛查和四维彩超,通过联合分析做出比较。结果:2578例孕妇中全部通过唐氏筛查及四维彩超进行检测,唐氏筛查阳性率为4.84%,四维彩超阳性率为0.96%,两者联合阳性率为5.81%,两者联合阳性率与唐氏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四维彩超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氏筛查联合四维彩超在产前筛查中的意义重大,可提高唐氏儿和其他染色体病儿及各种畸形的诊断率,及时做出判断是否终止妊娠,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羊膜穿刺术:是最普遍的产前诊断,约在怀孕第14~16周施行。诊断的样本是取自发育中的胎儿周围的羊水,主要是诊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症等染色体异常的疾病。羊膜穿刺术的主要对象为35岁以上和生育过先天性话疾病的新生儿、有家族遗传病病史的孕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检查特点,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在产前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20例超声检查出胎儿腹部囊性包块并有随访确诊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来源的囊性包块的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声像图。结果 :对比产前超声诊断和引产或出生后确诊结果发现,超声诊断出现8例误诊,误诊率为6.67%,主要为胆道源性囊性包块误诊2例,肝源性囊性包块误诊1例,肠道源性囊性包块误诊2例,肾源性囊性包块误诊2例,生殖系统源性囊性包块误诊1例。而腹部囊性包块首次检出时间主要在孕21~30周,胆道源性和肝源性主要集中在孕15~25周时,而肠源性、肾源性等来源的囊性包块首次检出时间主要在孕20~30周。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通过观察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形态、大小和血流等指标,同时结合孕周能较为准确的诊断出病变来源,对胎儿产前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三体综合症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及超声检查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染色体核型检查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超声表现。结果 :确诊的20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均有两个及以上异常超声表现,常见超声表现主要为心脏畸形15例(75%),其次是脉络丛囊肿,四肢骨骼或姿势异常,羊水多,还可见到胎儿生长受限,单脐动脉,草莓头,脐膨出,食道闭锁,胼胝体缺失、Dandy-Walker畸形、侧脑室扩张、脐动脉血流S/D升高、脐带囊肿1例、膈疝等。结论 :产前超声筛查对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产前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00例妊娠期妇女,对这些孕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胎儿心脏的发育情况,特别是对胎儿的单纯室间隔缺损发生的观察。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单纯室间隔缺损的确诊率为13.00%,胎儿出生后单纯室间缺损的确诊率为15.00%,其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产后结果相对比,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分别为96.00%、86.67%。结论:通过使用超声心动图对产前胎儿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且操作简便,对胎儿无辐射损伤,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