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58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聚硅烷的电子特性及非线性光学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艳秋  黄世强 《弹性体》2003,13(4):50-54
综述了聚硅烷的电子结构、光吸收特性。重点介绍了聚硅烷在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液晶光阀中光电导层———非晶硅薄膜,从实验中得出最佳制备工艺的参数取值。给出了用包络线法测量非晶硅薄膜光吸收系数的原理,测量了样品的光吸收系数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得到样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光吸收系数高于1×103cm-1。  相似文献   
4.
光电液位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采用三种不同方式实现光电液位检测的新技术,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真空中用蒸发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埋藏有金属Ag纳米微粒的稀土氧化物复合介质薄膜Ag-Nd2O3。通过对这种薄膜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光吸收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Nd2O3的薄膜上沉积数量和大小不同的Ag纳米粒子,Ag-Nd2O3复合介质薄膜的光吸收特性随Ag粒子尺寸和体积分数的增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转移。而且在光波长310~1200nm区域内,吸收比随Ag粒子尺寸和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分析表明Nd2O3与Ag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吸收峰位置和吸收比大小的主要原因,Ag粒子的体积分数是导致吸收峰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7.
张颖  欧阳嘉 《功能材料》1994,25(4):296-299
采用单离子晶场跃迁模型,拟合出钇铁石榴石(YIG)薄膜材料的光吸收谱,与实验谱吻合得较好。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了(BIAI)YIG 薄膜材料的光吸收谱,结果表明,Al3+离子的作用如同稀释剂一样,减小了光吸收,Bi3+离子由于其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增大了跃迁振子强度和跃迁线宽,从而增大了光吸收损耗,在此基础上所作的(BiAl)YIG的理论谱与实验谱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相外延法在钆镓石榴石(GGG)基片的(111)晶面上生长出了掺Co钇铁石榴石薄膜,研究了生长温度和基片转速对掺Co量的影响,测量和分析Co-YIG薄膜样品在0.5—1.8μm波长范围的光吸收谱,发现Co-YIG薄膜中八面体位和四面体位的Co3十离子在0.6μm和1.31μm波长处的晶场跃迁对光吸收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YIG及Bi—YIG薄膜材料的光吸收谱的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华安  何华辉 《功能材料》1996,27(6):509-512
采用DV-Xα方法计算了YIG薄膜的电子结构,在能态密度的基础上,得出了导致光吸收的两种电荷转移跃迁。在12 ̄20cm^-1×10^3波长范围,计算出了与实验一致的吸收谱。Bi^3+离子的掺入,增大了跃迁的振子强度,其增大量与铋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在此基础上得出的Bi-YIG的理论谱与实验谱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用羟基纤维素(HPC)作为添加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钛薄膜.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不同HPC含量的二氧化钛薄膜的微观结构,研究HPC对膜的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用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不同薄膜样品的晶格常数.用吸收光谱观察薄膜光吸收端随HPC含量的变化.发现HPC的加入阻碍二氧化钛晶粒生长和减小膜厚两方面导致了二氧化钛晶格畸变,进而引起薄膜光吸收端的蓝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