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7篇
  免费   1137篇
  国内免费   688篇
电工技术   252篇
综合类   682篇
化学工业   7715篇
金属工艺   275篇
机械仪表   382篇
建筑科学   252篇
矿业工程   398篇
能源动力   847篇
轻工业   227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5867篇
武器工业   29篇
无线电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7篇
冶金工业   198篇
原子能技术   78篇
自动化技术   79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28篇
  2022年   726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1080篇
  2013年   828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673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703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柴油产品质量升级的需求,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了FHIDW加氢改质技术及配套FF-46加氢精制催化剂、FC-14B加氢改质催化剂和FDW-3临氢降凝催化剂.该技术及催化剂级配体系在格尔木炼油厂0.8 Mt·a-1加氢改质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表明,级配催化剂体系对原料适应性强,装置运转平稳,操作灵活性高,催化剂失活速率慢,产品分布合理且质量优异,在降低柴油产品凝点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其密度和十六烷值,解决了改造前装置生产重柴油密度偏低的问题,为炼油厂生产符合国V质量标准的柴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杨杰 《河南化工》2021,38(9):47-50
在1,4-丁二醇精制过程中使用的高压加氢催化剂,其设计使用周期为1年左右.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出现催化剂床层压差增大、反应活性下降、反应品质变差、色度增高等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及产量,需要及时更换新催化剂.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应用后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将废弃物石莼与褐煤进行低温共热解,再将共热解半焦用KOH活化制备高性能活性炭材料,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碱炭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2个二次多元模型方程均具有极高的显著性,失拟项不显著,方程的确定性系数高。由模型得出理论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炭比2.95、活化时间59.09 min、活化温度812.9℃。活性炭吸附废水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4.
某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实施节能及扩能改造,通过对关键设备改造前后重要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并辅以有效能分析方法判断系统节能潜力。改造以分离塔和换热网络为切入点,提高装置用能效率。分离单元全面升级改造,提高分离效率,蒸汽消耗下降了11%;优化二反进出料换热系统,反应热回收提高了1.77倍,燃料气消耗降低了89%;反应出料采用热高分形式,蒸汽用量减少0.56t/h;动设备配合工艺流程完成改造,用电量下降50%。该装置的节能改造与扩能同时进行,改造后处理能力提高了40%。性能考核表明,装置改造后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综合能耗较改造前下降了36%。该项目获得国家节能奖励。  相似文献   
5.
氢工质在新能源与动力、航天推进、化工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通过开展高温氢工质热力学与输运性质研究,建立了原子态氢、分子态氢、热解平衡态氢的热物理性质计算模型,开发了热物性计算程序Prop_H_H2,适用范围为温度100~3 500 K、压力104~5×107 Pa 。验证表明,Prop_H_H2在适用范围内计算氢工质的物性参数合理可靠,在温度200~3 000 K、压力104~107 Pa范围内,程序预测值更加准确,相对偏差在±5%左右。本研究可为氢工质相关的航天推进、应用物理学、能源动力等行业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支持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洛阳石化2~#聚丙烯装置利用新型催化剂HR和国产化第二代环管工艺进行薄壁注塑料聚丙烯树脂PPH-MN60的开发生产,主装置和造粒机运行平稳,产品质量稳定,气味低,综合性能优良,可替代国内其它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7.
加氢反应器是加氢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器头盖因工况复杂,导致密封难度较大,密封不严,会导致整个装置不能正常运转。为此,就其头盖拆装及密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废弃的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简称SFCC)为载体、β-环糊精为金属络合剂、硝酸镍为镍源,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β-环糊精修饰的Ni/SFCC催化剂(简称Ni/SFCC-CD催化剂),考察其对C9石油树脂的催化加氢性能。通过BET比表面积测试、H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研究β-环糊精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60 ℃、反应压力为7 MPa、反应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采用Ni/SFCC-CD催化C9石油树脂加氢,可制得溴值为1.45 gBr/(100 g)、色号(加纳德)小于1的水白色氢化C9石油树脂,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后仍保持良好活性;β-环糊精的作用机理是:β-环糊精与硝酸镍产生络合作用,抑制硝酸镍的分解、控制NiO的结晶过程和增强活性组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了Ni/SFCC-CD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10.
冯惠文 《齐鲁石油化工》2006,34(3):333-335,341
阐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方法和预硫化对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介绍了国外公司在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领域的发展近况,同时对国内相关单位在该领域的技术现状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