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19篇
  免费   2325篇
  国内免费   2233篇
电工技术   1195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2443篇
化学工业   6025篇
金属工艺   7239篇
机械仪表   2053篇
建筑科学   2874篇
矿业工程   1529篇
能源动力   849篇
轻工业   3536篇
水利工程   878篇
石油天然气   1106篇
武器工业   355篇
无线电   22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72篇
冶金工业   3609篇
原子能技术   196篇
自动化技术   1951篇
  2024年   467篇
  2023年   1398篇
  2022年   1508篇
  2021年   1423篇
  2020年   1000篇
  2019年   1027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852篇
  2015年   1018篇
  2014年   2042篇
  2013年   1494篇
  2012年   1834篇
  2011年   2051篇
  2010年   1946篇
  2009年   2026篇
  2008年   2667篇
  2007年   2195篇
  2006年   2037篇
  2005年   1846篇
  2004年   1599篇
  2003年   1412篇
  2002年   1190篇
  2001年   1102篇
  2000年   985篇
  1999年   795篇
  1998年   734篇
  1997年   682篇
  1996年   577篇
  1995年   700篇
  1994年   558篇
  1993年   426篇
  1992年   402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369篇
  1989年   322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仟滢 《粘接》2022,(2):42-45
现代工业生产的工业废水往往含有某些有机危害物等,传统的方法将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且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的方式也受到很大的局限。针对此类的污水处理问题,以延边化工厂中含酚废水为实验样本,通过控制变量法筛选得到化学处理法的最佳浓度,并对比了传统化学法,生物强化法和复合法3种处理模式对废水中酚类物质的降解效率和处理成本。结论表明,化学法处理污水的1 h后降解率达到78.35%,15 h后仍未完全降解。而生物强化法和复合法在1 h后的降解率达到了88.44%和92.03%,降解率达到100%的时间分别为15 h和9 h。综合考虑污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成本,利用传统的化学法与生物强化技术对污水进行复合处理在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这为低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索炎性疾病患者的乳酸林格氏液(Ringer's lactate,RL)液体动力学特征以及炎性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作为协变量影响RL分布和排泄。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SA)I-II级,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组,n=20)或者腹腔镜下急诊阑尾切除术(阑尾炎组,n=20)。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开始输注RL,按15 mL/kg,35 min内输毕。采用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血浆炎症(TNF-α,IL-10和CRP)或者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syndecan-1,SDC-1);利用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使用Phoenix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计算RL液体动力学参数和协变量的影响。结果:与胆囊炎组相比,阑尾炎组RL从组织间隙到血浆的转运速率常数(k21)显著降低(14×10-3min-1 versus 35×10-3min-1;P=0.012)。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CRP)升高[中位数38.1(1.8-143.6) μg/mL versus 1.3(0.1-159.0) μg/mL;P<0.001];与清醒状态相比,麻醉期间(输液开始后30~45 min),液体从中央室中到外周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12)显著增加(57×10-3min-1 versus 32×10-3min-1;P<0.01)。清除速率常数(k10)降低90%(0.6×10-3min-1 versus 5.3×10-3min-1;P<0.001)。无论在清醒状态还是麻醉状态下低血压均能降低液体清除;炎症或者内膜损伤的生物标记物不能作为显著影响RL液体动力学参数的协变量。结论:阑尾炎或者胆囊炎患者术前输入液体后“炎症反应的生物标记物”不是RL的液体动力学的协变量,但是两组患者中,全身麻醉期间输入液体的清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石油机械》2020,(7):19-24
为解决易漏失砂岩地层频发的井漏问题,采用巴西劈裂试验研究方法,测试不同粒径组合方式下防井漏材料对于井壁抗拉强度的强化效果。通过对比岩样孔喉尺寸和钻井液中防井漏材料的颗粒粒径,分析砂岩经不同粒径防井漏材料钻井液处理后的岩样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得到以下结论:相较于水润岩样的抗拉强度,防井漏材料明显起到强化井壁的效果,从而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未经粒径优化设计的防井漏材料有可能无法强化井壁,从而造成井漏问题无法缓解和钻井材料资源浪费等问题;钻井液中防井漏材料颗粒粒径范围越广,井壁强化效果越明显;若要达到最佳防井漏效果,使得地层承压能力最高,建议钻井液在进行防井漏材料粒径组合优化设计时,应考虑将防井漏材料的平均颗粒粒径约等于岩样平均孔喉尺寸。研究结果可为维持易漏失砂岩地层的井壁稳定、缩短非生产时间和安全高效钻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制备不同晶相结构〔单斜相(m-ZrO_2)、四方相(t-ZrO_2)和无定型(a-ZrO_2)〕ZrO_2载体,再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得Cu/m-ZrO_2、Cu/t-ZrO_2和Cu/a-ZrO_2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二乙醇胺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反应。采用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XPS、H_2-TPR、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m-ZrO_2催化剂界面更加有利于Cu~+/Cu~0稳定存在,具有更多的碱性位点,且抗氧化性较好。在二乙醇胺脱氢反应中,Cu/m-ZrO_2催化剂性能最好,反应时间为2.5 h,亚氨基二乙酸收率为97.64%。  相似文献   
7.
如今人们已经不单单追求食品的口味,营养和健康也同样重要!高蛋白高纤维的食品饮料早已经成为关心体重控制的人们追捧的对象。不过,话说回来,开发高蛋白高纤维强化食品,需要根据最终食品的形式与特性来调整相关配料和工艺,采用不同的强化和工艺策略,从而获得最佳的口味、成本、工艺和货架期的平衡,增强产品竞争力。杜邦IM丹尼斯克‘品牌旗下的素宝’大豆分离蛋白可帮助体重控制者增强饱腹感、维持肌肉并减少脂肪;而利体素‘水溶性纤维,既有助于肠道健康和体重控制、又具有良好的理化及加工特性,两者均为开发美味的高蛋白高纤维食品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8.
《塑性工程学报》2015,(6):130-135
为获得SA508-3钢铸态粗晶组织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细化和均匀化规律,通过Gleeble单道次高温热压缩实验(950℃~1250℃,0.001s-1~1s-1,真应变ε=0.8),发现铸态粗晶在低温硬化-回复阶段时的应力水平较锻态细晶的略高,通过金相分析发现,该现象是由铸态粗晶组织含有大量形变孪晶及其较差的变形协调性所致。同时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混晶程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动态再结晶完成后,变形温度为1 050℃~1 200℃、应变速率为0.01s-1~1s-1的变形参数对SA508-3钢铸态粗晶组织具有较好的细化晶粒作用,最高晶粒度可达6级~7级;1050℃~1200℃、0.001s-1~0.1s-1的变形参数可有效地降低SA508-3钢铸态粗晶组织的混晶程度,动态再结晶完成后组织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9.
针对邢台矿选煤厂B系统原粗煤泥分选环节因夹带高灰细泥影响粗精煤产品质量及回收率的问题,选用叠层高频振动细筛替换原水力分级旋流器+弧形筛进行粗精煤脱泥降灰;工艺改造完成后的单机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叠层高频振动细筛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夹带的高灰细泥含量,粗精煤回收率提高了3. 89%,浮选尾矿灰分提高了3%,总精煤回收率提高了0. 23%,稳定了精煤产品质量,为选煤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多种时间尺度下经济调度和发电控制的协同问题,即长时间尺度下优化,短时间尺度下优化和实时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统一时间尺度的实时经济发电调度和控制框架,并为该框架提出了懒惰强化学习方法(Lazy reinforcement learning,LRL).该方法将懒惰控制器引入以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执行和社会系统为基础的强化学习中,使得机组组合,经济调度,自动发电控制和发电命令调配的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取代过去传统的发电控制框架.为了减少仿真所需的真实时间,平行系统包含多个虚拟系统和一个真实系统.仿真实验比较了懒惰学习算法,松弛人工网络以及4608种组合常规发电控制算法在IEEE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仿真系统的控制效果.实验表明,懒惰强化学习方法的控制效果最优.仿真结果验证了懒惰强化学习方法在基于ACP和社会系统的REG框架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