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489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4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2-氯吡嗪和3-氨基-3-芳基丙酸为原料,经肼解、三氟乙酰化、闭环、氢化、缩合、脱保护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IR、1HNMR、13CNMR、MS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相转移催化合成芳基烷基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奎  涂亚平 《化学试剂》1995,17(6):367-368
报道了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简便地合成了10个芳基烷基醚,反应几乎是定量地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各种冠醚对多氯芳烃与碱金属氟化物(KF,RbF,CsF)反应的影响。指出冠醚的催化作用跟多氯芳烃的性质几乎无关,且只有在一个确定的反应速率范围内才最有效。  相似文献   
4.
以己二酰二氯和不同取代基的苯肼合成了N,N'-二芳基己二酰二肼类中间体,然后在N-溴丁二酰亚胺(NBS)/吡啶氧化体系下室温合成了8种己二酰基双偶氮化合物。第一步反应条件为:n(己二酰二氯):n(取代苯肼)=1:2,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4 h,收率80%-93%;第二步反应条件为:n(N,N’-二芳基己二酰二肼):n(NBs/吡啶)=1:2,氧化反应时间0.5-1.0 h,收率80%-94%。并用元素分析、IR、1H NMR对合成的中间产物及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张姝飞  周宇涵等 《化学试剂》2002,24(2):70-71,114
由N-芳基-4-亚胺基-5-异丙叉基恶唑烷-2-酮苯甲酰化制得N-芳基-4-(N-苯甲酰基)亚胺基-5-异丙叉基恶唑烷-2-酮,其结构式得到了产共振波谱和质谱数据的确认,后者分子为刚性分子结构,相关质子分别处于苯甲酰基的屏蔽区和去屏蔽区,因而其^1HNMR波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化学位移变化。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七种新的O-芳基-S-丙基-N-异丙基二硫代磷酰胺酯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ArO(PrS)P(S)NCH(CH_3)_2]。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生物试验表明,采用500ppm浓度的3e在25℃下处理粘虫,24小时内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8.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6种二芳基碘鎓盐, 研究了4,4′-二乙酰胺基苯基碘六氟磷酸盐的合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乙酰苯胺与碘酸钾的摩尔比为2.2∶1.0,15 ml乙酸在25 ℃反应24 h,产率为47.6%。通过应用实验,测试了6种产物的光引发剂性能,对碘鎓盐光引发剂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明4种负离子为PF-6和BF-4的产物具有较好光引发性和抗氧阻能力。引入共轭基团的二芳基碘鎓盐其最大吸收波长明显增大,光引发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对两种不同的2-芳基苯并 唑化合物溶液荧光被四氯化碳所猝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表明该猝灭过程具有光诱导电子转移性质,工作还利用此电子转移所形成的活泼自由基来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得到了有一定聚合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