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之际,基督教传入我国并带来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清明实学则成为西学东渐的思想土壤.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从批判宋明理学"空疏无用"出发,对一切可以经世致用知识都高度重视.他们理性地对待西方的基督教,有效地吸收了传教士介绍来的数学、几何、天文、地理、兵器等方面的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晚清社会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学习引进西学是清廷应对危机唯一有效的手段.西学的引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张之洞从不知到漠视,从片面肯定到大力兴办洋务.再到力主体制全面变革,其一生的行走轨迹与晚清社会危机渐深、西学渐入的节拍相应和,是晚清社会的典型映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建筑学学科特殊性出发,讨论了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问题。基于相关建筑理论文献的梳理,以及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知识界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思想,结合近现代建筑创作的实际案例,将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观点,引入建筑学领域及建筑学理论范畴。并建议用“形象与要素”概念替代现今通行的“内容与形式”概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5)
对于王国维先生的自杀,历来都有诸多的解释或猜测。本文认为导致他做出这一决绝选择的一应偶发的外在诱因,只有通过一个关键性内因,才能起到无可挽回的作用,这个内因就是他的"悲剧观念"。他早年曾沿着叔本华哲学的固定取向,肯定西方的悲剧精神。尽弃西学之后他又未能及时跟进西学的最新发展,这使他毕其一生都未能摆脱叔本华的阴影。这种未经深刻反思的悲剧观念把悲观主义当作值得肯定的价值,既给他加固了去孤高地选择厌世的信念,也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了认可、甚至膜拜他这种选择的舆论环境。所以,他的这种选择凸显出了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巨大压强,以及在那种压强下的不明就里的盲从。在中学与西学的比对与折冲当中,真正可取的理性态度应当是时刻站在两大文明的界面上,敏锐关切来自双方的发展与变迁,从而促动双方并长争高的恒久对话。对于"悲剧观念"的更加积极的解答,也理应到中西之间不稍间断的文明对话中寻找。那种消极弃世的态度,不能算作合理的人生解决方案;而基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的有限理性精神的启发,深入反思这种悲观判断的价值和缺陷,进而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这种幽暗的意识,才是更加深刻和更有力道的。  相似文献   
5.
王韬是我国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其人才思想以重经世功利、强调专门人才、推崇西学西才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西学中源”说对克服传播西学的阻力,捍卫中国本土文化的地位,客观上曾起了积极作用。但它模糊了西学和中学的本来面貌,使人不能正确认识西学和中学,消极影响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建筑学学科特殊性出发,讨论了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问题。基于相关建筑理论文献的梳理,以及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知识界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思想,结合近现代建筑创作的实际案例,将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观点,引入建筑学领域及建筑学理论范畴。并建议用“形象与要素”概念替代现今通行的“内容与形式”概念。  相似文献   
8.
林纾虽然具有极强的反西方列强意识,但他并不反对西学的输入。林纾对西方近代启蒙哲学所张扬的基本观念有所了解,并乐于接受,对西学的某些观点也能予以审视和反思。但林纾对西方的自由、平等之说,仍存在着理解上的肤浅与隔膜。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认识近代西学东渐过程的曲折与艰难,有助于我们体味林纾面对西学东渐大潮时特有的复杂心态和观念。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冲击着传统中国,中西文化在摩擦和冲突中逐步走向了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从近代初期视之为“夷学”,到洋务运动时期称之为“西学”,再到戊戌变法时奉之为“新学”。这一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称谓的变更,还反映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日益深人,时人对西方文化从抗拒到接纳、再到向往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课程模式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调适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移植西方高等学校课程而逐步形成的。文章论述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洋务学堂、维新学堂和学校教育制度化以后的高等学校课程模式的变革过程。近代高等学校课程变革的经验对当前我国高校学校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