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3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3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65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艺术与设计》2006,(6):43-43
情感笔记本,泥土的发想,音信CD播放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11月2日至8日,名为“UnfoldingLandscape”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震在伦敦苏富比画廊举行。这是作为中国酋席艺术学府的中央美术学院第一次在海外举行毕业生作品展,策展人布菜克本说:“一切都是为了志同道合者之间的分享。”  相似文献   
3.
朱炯 《数码摄影》2012,(10):68-73
国外高校摄影专业学生作品包括来自美国的《冲被界限》联展和澳大利亚的《未来一代》联展,同时还有纽约大学、法国阿尔勒摄影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这些联展和学生作品展都是“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中的参展部分,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外摄影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4.
移动之声     
如果说设计有时间朝向的话.那可以简单地分为面向过去、面向当下和面向未来三种态度。 由李德庚、罗怡编著的《正在设计的未来》一书汇聚了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麻省理工公民媒体实验室、柏林公共艺术实验室、瑞士苏黎世艺术与设计学院等9个欧洲高等学府的最新研究项目,深入探讨不同领域范畴下的未来设计。我们撷取其中两篇:《移动之声》和《未来博物馆》,以此探视设计的未来。诚如编者所言:“设计正在走得更远。但有时它也站在原地。”  相似文献   
5.
陈晓明,男,1966年牛于浙江杭州,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相似文献   
6.
王昀博士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95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曾获日本《新建筑》第4回S×L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中华建设》2012,(10):53-53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认为,我们的城市、建筑和景观,如同当年胡适批判过的文言文一样,充斥着“异常的景观”或称之为景观的文言文。它们言之无物,无病呻吟:远离生活、远离民众,远离城市的基本功能需要;它们不但模仿古人,还模仿古代洋人和现代帝国洋人。那些远离土地且远离生活的、虚伪而空洞的、所谓诗情画意的仿古园林,交配着西方巴洛克的腐朽基因,附会着古罗马废墟和圆明园废墟的亡灵,再施以各种庸俗不堪的、花枝招展的化妆,生出了一个个中国当代城市景观的怪胎。设计师应当醒来,不要再留恋这过住的小桥流水、洞天福地,我们需要新的景观、新的设计:我们必须为当下人的生活而设计,为应对当下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而设计,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而设计,用当下的材料和当下的技术来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联想、海尔、TCL的东风西浙如火如荼时,在新浪,搜狐,百度在纳斯达克光彩照人时,在中国企业开始激烈讨论自主品牌时,西方的制造业和设计界开始对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疯狂着迷了,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学院(IIT)有一个不错的校友录.因为这里汇集着众多老牌和新秀著名企业品牌的设计高层职位,其中的华人势力近几年也渐强起来,这也许对美国来说是某种信号,IIT此次策划的设计策略与中国品牌峰会可能也是一个信号,虽只是一次尝试,但会议的国外票席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售罄,他们究竟想来讨论什么?或只是试水?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9.
传统与时尚本来是两个时空相距很远的概念。传统中孕育有经久不息的经典,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就像古老的种子孕育着生命一样,一经开发培育,即能重新发芽、开花、结果。而时尚是超前和标新,更孕育着未来的希望和期盼。为发现传统,再造时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02级在指导老师寻胜兰、王俊的带领下,于2004年9月13日至10月8日进行了“2005民间艺术研究与考察课”,考察地点和内容包括陕西风翔的泥塑、剪纸、年画艺术,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艺艺术,甘肃夏河拉扑楞寺和四川郎木寺的藏传佛教艺术、湘西凤凰古城的苗族风情、湖北荆州楚文化与漆器艺术、皖南建筑与木雕艺术和上海当地时尚场所与商业设计。  相似文献   
10.
曹春宝 《包装工程》2004,25(6):214-214
2004年10月底,由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装饰》杂志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共同举办的“2004年全国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论坛”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隆重举行。来自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夫艺术学院、芬兰艺术设计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外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约5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