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4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e studies conducted, the impact of the innovative ozonation procedure on the microbial state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highbush blueberry (Vaccinum corymbosum L.) stored under cold storage conditions was assessed.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total number of mesophilic aerobic bacteria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fungi during the storage experiment. In addition, changes in the flavonoid, anthocyanins, and vitamin C content and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e storage. The degree of fruit infection with gray mold and anthracnose was determined. It was found that daily ozonation of fruits with a dose of 15 ppm for 30 min, every 12 h, for 28 day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aerobic mesophilic bacteria and fungi. On the last day of storage, symptoms of the infection by gray mold were observed in 27.5% of the control fruit, while the absence of symptoms was observed in case of the ozonated fruit. On the other hand, ozone was ineffective in case of inhibiting the infection by anthracnose. Nevertheless, the ozonation process allowed maintaining a high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the fruit and substantially reduced losses of flavonoids, anthocyanins, and vitamin C. The utilized procedure ha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providing the possibility of extensive use of ozone as a factor allowing sustaining a high commercial and consumption value of the fruit over extended time.  相似文献   
2.
以蓝莓、草莓和苹果为原料,通过感官评价分析,研制出一款蓝莓复合果泥。利用超高压(UHP)和热杀菌(TS)处理果泥,分析处理前后和4 ℃贮藏40 d内其微生物、理化指标、色泽、花青素、香气和流变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后果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均未检出,贮藏40 d时仍符合食品标准限量。pH值在处理后和贮藏期内都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固形物在UHP处理后无显著变化(P>0.05),TS处理后显著增大(P<0.05),贮藏结束时均为7.80 °Brix。TS处理后果泥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UHP组无显著变化(P>0.05),贮藏期间,UHP组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TS组。UHP和TS组果泥贮藏期间ΔE最大值分别为1.26和3.47,TS组果泥贮藏时出现明显颜色变化。电子鼻结果表明UHP比TS能更好地保留果泥的香气成分。流变仪结果表明UHP组果泥贮藏期间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综上,UHP对蓝莓复合果泥的品质保存效果好,是一种适用于蓝莓复合果泥加工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利用TaqMan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手段,建立了高效、精准鉴别贵州特色(中蜂)蓝莓蜜的方法。对贵州白竹林、麻卡和乌卡坪三个地域的蓝莓种植区蓝莓蜜进行采集(包括意蜂蓝莓蜜),同时购买市售蜂蜜及加拿大蓝莓蜜,该方法通过采集贵州麻江县白竹林地区蓝莓种植园及蜂场周围蓝莓同花期26种植物样本,基于植物基因组中trnL基因序列的多序列比对,设计蓝莓trnL基因特异性引物,并进行TaqMan探针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TaqMan探针特异性强,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能检测到蓝莓花粉DNA最低浓度为0.3 ng/μL;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1种市售蜂蜜和贵州蓝莓蜜样本进行检测,发现贵州蓝莓蜜的Ct值为24~26,蓝莓花粉数在800~1 700颗,其余蜂蜜Ct值在30以上,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贵州蓝莓蜜和其他蜂蜜的区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明确从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池西保护站马鞍山云杉人工林林下土壤分离,所获得1株拮抗菌株(编号记为CX3)的生防效果及分类地位。[方法]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杯碟法测定该菌株活菌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和抑菌谱;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分类地位。[结果]该菌株对13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中对蓝莓溃疡病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带达25.91 mm,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达31.73 mm;根据其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比对,最终鉴定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结论]该菌株对蓝莓溃疡病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应用开发前景良好,此次是国内首次报道该菌株杀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蓝莓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手工采摘所增加的劳动成本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机械化采收技术,为此本文设计一款旋转式机械采摘机。该文首先对现有机械林果采摘装置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了旋转式蓝莓采摘机的设计结构,应用机械振动原理计算出使果实与枝条分离所需的激振力,以此为设计依据。在采摘力的试验中以北方高丛蓝莓为试验对象进行采摘,对采摘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为提高采摘率和减少对植株和果实损伤在下一步设计时需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法提取蓝莓叶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波法提取蓝莓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70%乙醇、固液比1∶35(g∶mL)、超声波功率210 W、提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8.0%,工艺稳定性良好。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蓝莓叶总黄酮具有省时、经济、环保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杨秀松 《化学工程师》2012,(5):54-56,59
蓝莓是一种含有丰富多酚类化合物的果汁生产原料,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蓝莓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热烫工艺,会在灭酶的同时损伤蓝莓汁抗氧化能力。本文研究了笼屉式加热与堆放式加热两种热处理方式。结果表明,笼屉式热烫处理效果好于堆放式热烫。笼屉式热烫2min可达到灭活多酚氧化酶的效果,同时可保留较多的多酚类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8.
蓝莓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废弃的蓝莓果渣中提取纯化总黄酮的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HPD-600大孔树脂纯化蓝莓果渣黄酮可使其纯度提高4.8倍,且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精密度良好,加样回收率达100.6%。同时实验还得出,蓝莓果渣黄酮的抗氧化性明显。  相似文献   
9.
蓝莓花色苷提取物抗油脂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乙醇为溶剂从圣云蓝莓果中提取得到蓝莓花色苷。研究蓝莓花色苷对猪油和脂质体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以添加0.4%精制花色苷抗氧化效果最佳,但不如BHT效果好;另外抗坏血酸等对蓝莓花色苷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蓝莓花色苷对脂质体过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高于抗坏血酸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精制蓝莓花色苷的IC50为165.97μg/mL,粗蓝莓花色苷的IC50为278.16μg/mL。  相似文献   
10.
方亮  吴文龙  李维林 《酿酒科技》2015,(1):37-39,42
以从蓝莓自然发酵物中分离得到的酵母作为出发菌,经过三级筛选,得到了1株适宜蓝莓果酒发酵的菌株,命名为CNBG002,并研究了该菌株在麦芽汁中的生长特性。该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生长p H值为2.5~4.5。该菌耐酒精能力较高,可达到15%vol,耐SO2能力可达150 mg/L,是一株优良的蓝莓果酒酿造酵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