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24篇
化学工业   1047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11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3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6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抗氧剂在聚乙烯 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炭黑 (PE EVA CB)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体系中加入抗氧剂可以提高材料体系的结构稳定性 ,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的热电稳定性。当在体系中加入 2 .0 %(w)的抗氧剂时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浸入凝胶法聚合物膜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从热力学、传质动力学、相分离机制和固化过程几方面综述了浸入凝胶过程中聚合物膜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 .指出浸入凝胶成膜过程是传质交换和由传质交换引发的相分离以及其后的固化过程之间相互竞争的复杂非平衡过程 ,膜结构是上述几个过程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Th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polymers and cyclopolymers bearing crown ethers of differing structure and affinities towards primary ammonium ions is discussed. These polymers have been tested in their efficiency to form structurally homogeneous thin films when blended with an amphiphilic C60 compound containing a primary ammonium ion functional group. The X-ray reflectiv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lms revealed that the polymer bearing the crown ether with the least affinity for primary ammonium ions, but having the highest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 forming structurally homogeneous thin films.  相似文献   
4.
苯乙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D120)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聚合后过氧基团以侧基的形成被保留在共聚物大分子链上,凝胶色谱分析发现,随原料单体中D120比例增加,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分子量分布变窄,DSC分析发现共聚物中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随D120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仍高于D120单体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苯乙烯与D120的竞聚率为:rD120=0.700,rSt=0.714。  相似文献   
5.
电子型/离子型导电高分子共混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庆超  李乔钧 《功能材料》1996,27(2):135-138
用苯胺在酸性水溶液中的进行化学氧化聚合合成了能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高分子量聚苯胺(PAn),并用这种PAn与一种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聚乙二醇聚醚氨酯脲(PEUU)和LiClO4的复合物(PEUU-LiClO4)进行溶液共混制得了具有电子型/离子型两种导电功能的新型高分子共混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粘弹仪、应力-应变试验、四探针法和交流阻抗谱对这种高分子共混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上述PAn  相似文献   
6.
降凝剂对高蜡稠油的改性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工业品原油降凝剂WHP改善含蜡56.9%、其中96.6%为正构烷烃的胜利郑王庄稠油流动性的效果。WHP含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嵌段聚醚三元共聚物30%-35%。在60℃将WHP加入稠油中,测定其凝点和32℃、0-42.6 s^-1范围5个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均随WHP加量的增加(50-300 mg/L)而降低,200 mg/L为最佳加量,在该加量下0.32 s^-1黏度由34.16 Pa·s降至79.2 mPa·s,凝点(℃)、屈服值(Pa)、稠度系数(Pa·s^n)分别由49.0、32.42、31.57降至39.5、0.1297、0.02142,流型指数由0.1176升至0.9790。由黏温曲线求出,加入200mg/L WHP使该稠油析蜡点由65℃降至58℃,反常点由70℃降至50℃。根据空白和加剂原油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的蜡晶形态,利用共晶机理分析讨论了WHP这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降凝、降黏、改善流动性的作用。图3表3参5。  相似文献   
7.
胍基聚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亚己基胍盐酸盐(PHGC)及聚亚己基双胍盐酸盐(PHBG)。应用气相渗透压法(VPO)及粘度法测定了其分子质量,应用元素分析,FT-IR,XPS分析了聚合物的化学组成,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胍基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而且广谱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氧化乙烯—聚磷酸钠共混物的钠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氧化乙烯-聚磷酸钠共混物的钠离子导电性和低分子量多缩乙二醇对共混物导电性的改进作用。结果表明,降低多缩乙二醇的分子量以及增加其含量都有利于提高共混物的离子导电率。增塑剂改进共混物导电性的实质是提高共混物的非晶相含量,共混物内钠离子传导发生在非晶区,聚合物链段运动是离子传导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驻极体声传感器及其储电材料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驻极体声传感器及其储电材料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传统的FEP(tetrafluoro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 copolymer)极体电容式声传感器及以铁电聚合物PVDF(poly vinylidene fluoride)家族为芯片的声传感器和超声抉能器仍焕发着青春活力。Si基微型驻极体声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经日趋成熟,而用空间电荷型多孔聚合物驻极体压电薄膜为芯片可望研制出新一代声电和电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驱动器。  相似文献   
10.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weak interactions on the binding of phenolic compounds by polymeric adsorbents, macroporous polystyrene (PS) resin and PS‐based adsorbents with different hydrogen‐bond acceptor atoms (PS CH2( OCH2CH2)n OCH3, n = 0, 1, 2, and 3, denoted as PS‐EG0, PS‐EG1, PS‐EG2, and PS‐EG3) were prepared. The phenol adsorption strength order on these adsorbents was PS/PS‐EG0 < PS‐EG1 < PS‐EG2 < PS‐EG3, indicating that the adsorption on PS and PS‐EG0 was driven by hydrophobic and π–π interactions, and the adsorption on PS‐EG1, PS‐EG2, and PS‐EG3 was driven by a hydrogen bond in addition to hydrophobic and π–π interactions. PS‐EG2 may adsorb a second phenol molecule on each binding site and PS‐EG3 may adsorb second and third ones. The adsorption strength of resorcinol increased in the order of PS, PS‐EG1, and PS‐EG2, indicating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driven by 0, 1, and 2 hydrogen bonds in addition to hydrophobic and π–π interactions. Similarly, the adsorption of phloroglucinol on PS, PS‐EG1, PS‐EG2, and PS‐EG3 was driven by 0, 1, 2, and 3 hydrogen bonds in addition to hydrophobic and π–π interactions because the adsorption strength increased in this order.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2: 4652–4658,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