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194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5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6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篇
冶金工业   98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CuO—SnO2纳米晶粉料的Sol—Gel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不用金属醇盐而以无起始物质,采用Sol-Gek法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21-22nmCuO掺杂的SnO2粉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失重分析(DTA-TG),透射电镜(TEM)及BET比表面(SA)测定等分析手段对粉料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CuO的掺杂抑制了SnO2晶粒的生长,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取SnO2(CuO)纳米级晶料是切实可行的,将有利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就利用硫化铜矿生产铜盐产品的主要工艺控制条件及综合利用等作了讨述。实践证明,此工艺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含铜硫化物的氧化铜矿制铜盐及海绵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含铜硫化物的氧化铜矿特点,采用硫酸高铁为氧化剂,使铜的提取剂达98%以上。制定两套工艺配合使用,以制取硫酸铜、海绵铜和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金属氧化物和硅酸盐材料直接制取纯正黑色釉的可行性,探讨了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钢、氧化信和氧化锰对黑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制备沸石负载氧化铜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粉煤灰为原料,用碱熔-水热合成法制备沸石并负载氧化铜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m(灰)/m(碱)比、m(灰)/m(水)比、煅烧温度和晶化时间对出水中色度和COD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沸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灰)/m(碱)比1.2:1、m(灰)/m(水)比1:9,焙烧温度500℃和晶化时间10 h。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沸石负载氧化铜并与过氧化氢联合催化氧化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出水中色度和COD指标达到25(稀释倍数)和105 mg.L-1,分别低于纺织染整工业污染排放标准GB 4287—92规定的一级和二级排放标准。制备的沸石经XRD表征,确定为NaA型沸石相。  相似文献   
6.
面对制冷行业提出的提高制冷系统能效,降低空调用能的要求现对纳米氧化铜微粒对冷冻机油粘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降低冷冻机油的粘度来达到提高制冷系统能效的目的.实验通过锥-板粘度计分别对纯油、纯油+纳米微粒溶胶、纯油+表面活性剂及纯油+表面活性剂+纳米氧化铜溶胶四组流体进行了粘度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纯油+纳米氧化铜微粒不但不能够降低冷冻机油的粘度,反而可能会增加制冷系统的能耗;而纯油+表面活性+纳米氧化铜微粒的溶胶稳定性好,又能够降低冷冻机油的粘度,对于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沉淀加水热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铜。通过循环伏安法、充放电法等研究氧化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氧化铜电化学性能差异很大,首次嵌锂容量均在700mA·h/g以上,而结晶性能较好、形貌较规则的氧化铜粉末呈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400 mA·h/g。对氧化铜负极材料的反应机理、首次容量高于理论容量及不可逆容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从水中去除亚砷酸盐和砷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水与氧化铜(CuO)在设定的时间内反应,并过滤反应后的水。还介绍了一种从液体中去除亚砷酸盐和砷酸盐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布抗菌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以PP熔喷非织造布为静电纺丝装置的接受基布、CuO-NPs为抗菌材料,制备具有高效抗菌性能的聚丙烯/聚丙烯腈/纳米氧化铜(PP/PAN/CuO-NPs)复合非织造布。研究了CuO-NPs质量分数与静电纺丝时间对复合非织造布抗菌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纺丝时间为1 h、CuO-NPs质量分数在0.3%~0.9%时,复合非织造布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均>99.99%。纺丝时间为1 h,随着CuO-NPs质量分数增大,复合非织造布纤维直径增大、直径分布均匀性降低、疏水性能下降。CuO-NPs质量分数不变,随着纺丝时间增加,复合非织造布的过滤效率提升,透气性却下降。纺丝时间相同,复合非织造布的过滤效率随着CuO-NPs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CuO-NPs质量分数增大时,复合非织造布的透气性在较短纺丝时间(0.5~1 h)内先下降后提升,在较长纺丝时间(1.5~2.5 h)内显著下降。此外,CuO-NPs的加入不会改变PAN纳米纤维膜的化学结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与PP基布的复合可以制备高效过滤和抑菌的医用防疫纺织品。  相似文献   
10.
以氢氧化铜为前驱体,在超声和微波作用下制备纳米氧化铜。借助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超声、分散剂、微波等制备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可以制备粒径小(15nm)、分散良好的纳米氧化铜粉体;超声可使前驱体Cu(OH)2转变为CuO,并粉碎颗粒间形成的团聚;分散剂通过表面修饰抑制颗粒的团聚;微波加热促进了前驱体的转化,并抑制颗粒的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