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99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109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02篇
矿业工程   51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119篇
石油天然气   646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沉积压扭断层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油气成藏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逆断层断面产状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生长系数变化在1.3~2.5之间,断距纵向上向浅层逐渐变小和横向上向一个方向逐渐增大,总体表现为典型的同沉积压扭断层。指出该断层演化主要经历了同生冲断期、褶皱发育期、平静期及二次活动期4个阶段,长期活动的NWW向主干断层除控制构造带的展布格局外,还控制着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其组合的空间发育,同时还有效地沟通着源岩与圈闭并成为有效输导体系的一部分,近N S向展布的次级断层决定着局部构造的发育特点,与NWW向断层联合控制着油气的局部富集。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断裂系统特征与油气勘探战略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底断裂格局决定了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导致了北缘、中部和昆北3个各具特色的断裂构造系统。北缘断裂构造系统平面上以反S展布、剖面上以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断层带及其所控制的同沉积构造呈阶梯向南下掉为特点,受北部祁连山构造应力系统的作用;南部昆北断裂构造系统发育压陷断槽和断阶带,受南部昆仑山构造应力系统的作用;中部断裂构造系统以两断夹一隆的冲起构造为特色,同时受祁连山和昆仑山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对烃源岩、储集条件、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等方面。依据断裂控烃特征并针对柴达木盆地的具体情况,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应迅速转移到盆地腹地即中部断裂构造系统区,尤其是鄂博梁Ⅱ号一伊克雅乌汝、鸭湖—台吉乃尔构造带和中南隆起区,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塔巴庙地区储层压力的分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泥岩压实曲线,并对影响和控制该区储层压力的主要因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欠压实”剩余压力、生气增压、抬升引起的降压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晚三叠-早白垩世末“欠压实”作用和晚侏罗-早白垩世末烃源岩大量生烃作用使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形成异常高压;晚白垩系构造抬升降压,使得现今储层为正常-低异常压力。同时证实了“欠压实”对天然气有压力封盖作用,天然气都分布在最大“欠压实”幅度以下的储层当中。烃源岩生气高峰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末,但天然气大规模运移是在晚白垩世,方向以沿过剩压力梯度降低较快的方向(太原-山西组至下石盒子组)垂向运移,通道主要为裂缝,运移的动力主要为异常高压。由于储层致密,聚集成藏能量有限,造成天然气充注不足、气水分异不好、含气饱和度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柴达木盆地勘探新层系,测试并分析了该盆地5个油气田的8个天然气样品的氦、氩同位素比值,探讨了其在大地构造背景、大地热流和气源方面的示踪意义。研究结果如下:①柴达木盆地8个天然气样品3He/4He值分布在2.0×10-8~5.48×10-8的范围,总体平均为3.7×10-8,均在10-8量级,体现了典型的壳源成因氦同位素的特征。②据3He/4He计算的大地热流值较低,分布于41.2~48.2 mW/m2之间,平均44.9 mW/m2,低于东部地区大地热流平均值73 mW/m2,表明该盆地具有较稳定的构造背景。③根据天然气40Ar/36Ar的年代积累效应,结合烃源岩分布特征推测,柴达木盆地东部凹陷区伊克雅乌汝构造伊深1井天然气应源于上第三系;西部坳陷区尕斯油田尕斯8-6井和尕斯475井天然气应源于下第三系;碱山构造碱1井天然气应源于侏罗系,碱山构造碱2井的天然气应源于上第三系;北缘块断带南八仙油气田仙试1井的天然气应源于侏罗系;南八仙油气田仙试8井和马北构造马北1井的天然气可能主要源于侏罗系。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阿尔金山前带是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地区。但该区沉积物源多、砂层薄,仅用常规的、单一的方法难以取得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效果。本文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目的层段,应用重矿物组分、测井响应、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方法进行沉积物源和岩性圈闭的综合识别,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七个泉构造斜坡带上确定一个地层岩性圈闭,已获得钻探的证实。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右行走滑冲断系统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于断裂系统分析和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证实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的主要构造形成时间为上新世以后,变形样式为一系列右行走滑冲断构造。走滑冲断构造带内部的断层在平面上呈分支复合,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断层上、下盘地层层序无法直接对比。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形成于南祁连由北向南的斜向推覆作用,而主要应力来源于柴达木地块北缘由南向北的陆内俯冲作用。用一个运动学模型解释了柴北缘的右行走滑冲断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前新生代油气资源选区评价中,前志留面之下未变质沉积地层(简称前志留基础层)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处理和反演技术的应用入手,结合约束条件,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揭示前志留面等界面的埋深和分布;同时应用小波分析技术,从磁场中分解出区域磁异常,反演结晶基底的埋深。通过这2个界面埋深的差异来分析前志留基础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北支水道水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实测资料出发,结合水流数值计算成果,对长江口北支水道的水流、泥沙和含盐度等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北支水道的水沙特性,并分析了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化的相互关系.北支水道在1958年南通河段河势控制后,径流分流比逐年下降,并渐趋稳定于3%左右.北支水道受径流影响越来越小,主要受潮流作用.随着水沙特性的逐年变化,北支水道0 m以下槽蓄容量逐年减小,并渐趋稳定,北支上段为逐年淤积最快的区域.由此反过来影响了水沙条件的进一步变化,使北支上段平均潮差增加,北支的会潮点由崇头附近下移至青龙港附近.  相似文献   
9.
昆2井优快钻井及油气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2井是一口位于柴北缘西段的昆特依凹陷潜伏Ⅰ号圈闭上的风险探井,设计井深为5950m。针对柴北缘深探井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制定了昆2井的技术对策。通过对钻井设备的优选、井身结构的优化、钻头及钻具组合的优选、钻井参数及钻井液性能的优化、油气层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柴北缘的优快钻井技术,使昆2井的完钻井深达到5950m。与邻区的深探井平均水平相比,在井深增加888m、大尺寸井眼段更长的前提下,昆2井的钻井、完井周期分别缩短了98.75d、124.2d,钻机月速度增加了317m/台,平均机械钻速增加了0.82m/h。根据“理想充填新理论”,确定了保护油气层的最优复配暂堵方案,利用该方案所配制的钻井液其渗透率恢复值达到了87.5%以上,流变性能良好,滤失量低,对改善泥饼质量、增强井壁稳定性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工程的重大隐患之一,卢沟桥暗涵工程根据其反应机理,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暗涵工程的耐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