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讨论了高速工具钢(W9Mo3Cr4V)电抛光,分别研究了电流密度、抛光时间和抛光温度与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并应用正交实验找出了一组适舍高速工具钢电抛光的最佳工艺奈件。  相似文献   
2.
专利实例     
电抛光两则:一种电抛光溶液,一种黏滞性电抛光体系;镁合金基体化学镀两则: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硼合金,镁合金硫酸镍体系化学镀镍;特殊金属的前处理:难熔金属的浸蚀;非导体化学镀的活化两则;塑料表面化学镀镍的非钯活化液,非导电基体的选择性催化活化;化学镀高硬度的模具:表面上化学镀镍-磷合金的高硬度铸造模具。  相似文献   
3.
4.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不锈钢电抛光溶液到第二化学计量点后,无法再进一步滴定HPO42-,测定出的磷酸含量要比真实值低。通过在第二化学计量点后加入适量钙盐的方法,判定Ca2+仅与HPO42-完全反应生成沉淀,而不会与其它阴离子反应,继续滴定释放出来的H+,便可测定出比较准确的磷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6.
所发明的钢铁电抛光溶液为:(均为质量分数)氯化铵及氯化钠分别为2%-4%及2%-3%,主要用于结构钢的电抛光,使用该溶液对钢铁进行电抛光可以大大降低钢铁件的表面粗糙度,并可以提高表面的反光系数。  相似文献   
7.
按照工艺配方[1]配制不锈钢电抛光溶液后,严格按工艺规范操作,发现零件电抛光后,表面或多或少有过腐蚀的现象,过腐蚀部位并不固定,并且过腐蚀程度也不同。 我厂采用的不锈钢电抛光配方及操作条件是:  相似文献   
8.
专利实例     
电抛光溶液两则 2 0 0 4 30 1  不锈钢电抛光溶液该电抛光溶液组成为:40 %~80 %的硫酸和磷酸;1 0 %~30 %蛋白质以及含蛋白质化合物3~1 0 0g/L;该溶液中还含有糖类和类脂类。糖类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 .1以上。该溶液价格低廉,用于不锈钢表面的电解液抛光,可以大大改善不锈钢表面的粗糙度。(日本专利) 2 0 0 0 0 2 70 0 0 - A ( 2 0 0 0 - 0 1 - 2 5 )2 0 0 4 30 2   不锈钢和镍合金电抛光溶液发明了一种适合于抛光不锈钢和镍合金的电解液。该电抛光溶液系一种混合物,其组成为:乙醇酸1 5 2~5 38g/kg;硝酸1 70~5 68g/kg;水2 80~678g…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电抛光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不锈钢电抛光工艺进行了研究.抛光溶液采用无铬酸盐的磷酸-硫酸体系,添加高分子聚乙二醇.抛光溶液组成为H3PO4(85%) 500 g,硫酸(98%) 130 g,聚乙二醇(18.5%水溶液)130 g,甘油30 g.工艺条件为:75~95 ℃,阳极电流密度8~15 A·dm-2.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能有效地形成粘膜,明显提高不锈钢电抛光的效果.该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溶液成本,可以使不锈钢表面达到镜面光亮的效果.本文还分析了抛光后钝化膜对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屈战民 《电镀与涂饰》2003,22(5):57-57,61
详细介绍了低碳铬钢材料电抛光工艺,并提出了工艺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