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01篇
矿业工程   2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0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recent year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being increasingly utilised in disaster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e public is engaged with AI in various ways in these activities. For instance,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s developed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to handle the tasks of collecting data through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increasing disaster awareness through serious gaming applications. Nonetheless, there are limite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and understanding on public perceptions concerning AI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Bridging this knowledge gap is the justification for this paper.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dopted involved: Initially, collecting data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from residents (n = 605) of three major Australian cities; Then, analysis of the data using statistical modelling. The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 Younger generations have a greater appreciation of opportunities created by AI-driven applications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b) People with tertiary education hav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nefits of AI in managing the pre- and post-disaster phases, and; (c) Public sector administrative and safety workers, who play a vital role in managing disasters, place a greater value on the contributions by AI in disaster management. The study advocates relevant authorities to consider public perceptions in their efforts in integrating AI in disast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
基于SONET/SDH的存储网络容灾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存储网络(SAN)容灾技术,认为在某些企业中,数据是至关重要的资产之一,是业务系统运行的血脉.保护企业的重要数据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文章讨论了设计容灾技术解决方案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并给出了基于SONET/SDH的存储网络技术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云南滇池湖泊流域水土流失灾害遥感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对云南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查明了引起水土流失灾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4.
数据容灾技术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目前容灾系统常用的数据容灾技术-异地数据复制技术,及其实际应用中的建设方案和性能估算方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数据库应用中增量备份的含义,并介绍利用VFP具体实现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6.
概述数据灾备中心的建设规范,从核心基础设施及网络传输架构的设计等方面着手,整合和充分利用灾备中心、生产中心的资源,并以广东惠州社保异地灾备中心的建设为例。阐述构建数据及系统灾备中心需要考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多数分布式存储系统采用静态备份机制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灵活性差,不适合系统规模及用户访问量不断变化的存储系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动态备份机制,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获得相关信息来动态改变备份数量及确定备份位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合大规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动态备份系统将其应用于已建立的科技信息数据中心.通过实验分析表明,该动态备份机制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数据丢失或损毁,经过对容灾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OracleDataGuard容灾技术的解决方案,介绍DataGuard容灾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特性.并实现物理备份数据库的构建和角色切换。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解决Oracle数据库的数据丢失或损毁问题,为数据的保护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医疗信息是病程记录、病例还原的重要载体,它记载了医疗行为的过程,便于查询和检索统计,保障医疗信息完整性、正确性和可用性显得至关重要,探讨了医疗信息的备份和恢复。  相似文献   
10.
建立存储虚拟化的网络级容灾系统,要注意数据的不一致或不完整的问题,因为由此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或恢复。利用TimeMark技术建立容灾系统,存储设备可以为数据副本生成多个快照,记录数据副本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可以有效地避免渐变式灾难带来的数据损坏,从而保障数据一致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