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42篇
  免费   1131篇
  国内免费   739篇
电工技术   316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54篇
化学工业   1092篇
金属工艺   821篇
机械仪表   2291篇
建筑科学   596篇
矿业工程   441篇
能源动力   329篇
轻工业   1387篇
水利工程   155篇
石油天然气   366篇
武器工业   272篇
无线电   170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3篇
冶金工业   410篇
原子能技术   277篇
自动化技术   10405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711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1778篇
  2013年   1628篇
  2012年   2380篇
  2011年   2641篇
  2010年   2361篇
  2009年   2687篇
  2008年   3233篇
  2007年   2402篇
  2006年   2518篇
  2005年   3112篇
  2004年   2993篇
  2003年   2540篇
  2002年   1753篇
  2001年   1272篇
  2000年   850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鉴定中国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研究关键酶的特征与作用机制有利于提高白酒的优质品率。方法:本研究用形态学和生理学、16S rRNA、gyr B基因和antiSMASH分析的方法对酒曲中的一株微生物进行了验证;对该菌株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子建模的方法获得了羧酸酯酶的3D模型,用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了该菌株的羧酸酯酶的机理。结果:该菌株为产羧酸酯酶的革兰氏阴性菌Pb1(MW580690);该菌株呈现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产物曲线为S型,羧酸酯酶活化最优pH范围为5.0~9.0。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e21A为该酶具有催化活性的主要氨基酸,水解三丁酸甘油酯为丁酸和甘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三丁酸甘油酯经过构象变化被转移到催化中心后,进一步被加工;酶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相互作用表面有利于配体向下转移,进而从疏水性通道释放产物到的酶表面。结论:产羧酸酯酶的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并为羧酸酯酶水解三丁酸甘油酯类物质的底物识别、转移和催化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基于亚龙YL-236实验台的32×16点阵显示屏的硬件电路设计、电路驱动、软件设计,实现滚动显示16×16的汉字、8×16的数字、字母。具有结构简单,可控性好,方便实现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原有学习程序的基础上给出了可以再重新开机的情况下正常使用签到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据写入FLASH中,在开机的时候读出来以防止新数据覆盖旧数据,并且详细介绍了软件中的写记事本和读记事本。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目前处于第三次高速发展期,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离不开其物理基础——类脑芯片.类脑芯片特殊的传输信号和电路架构,将引起全新的电磁完整性问题.传统的自动化设计软件无法适用于类脑芯片,针对类脑芯片的新型模拟及设计技术和方法亟待开发.在类脑芯片发展前期加入电磁完整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9.
吴迪  王瑞 《电波科学学报》2019,34(5):655-662
利用2007-2013年的COSMIC掩星数据,分析了E区与F区电离层闪烁的变化特征.发现用闪烁出现频次、闪烁发生率以及闪烁强度来表征的电离层闪烁出现规律比较相似.E区电离层闪烁在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最强,其次是春秋季的低纬地区和冬季半球.就经度分布来说,春秋季E区电离层闪烁呈四波结构.对F区电离层闪烁来说:南美-大西洋扇区在12月至点最为显著;非洲和太平洋扇区在6月至点最为显著;大西洋扇区在春秋分季最为显著.极区也出现中等强度的闪烁,尤其在南半球的90°E~180°E扇区较为显著.高纬E区电离层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低纬和南半球的中纬E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减弱.高纬和低纬F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中纬F区电离层闪烁对太阳活动无显著依赖关系.对于赤道区来说,北半球60°W~60°E经度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南半球60°E~210°E附近;而对于高纬地区来说,F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在南半球60°E~210°E附近.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work,the ionospheric variability is analyzed by applying the wavelet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to the noontime fo F2,F10.7,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Bz,Ap,and lower thermospheric temperature at pressure of 10?4 h Pa in 2002.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nce of periodic oscillations in the ionosphere is largest in the 2–4-day period and declin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eriod.The maximum variance of the periodic oscillations in solar irradiation is in the 16–32-day period.For geomagnetic activities,most of the variance is about equally distributed on intervals of periods shorter than 32 days.Variance distributions of IMF Bz and lower thermospheric temperatur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ionosphere.They show the maximum in the 2–4-day period and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eriod.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variances,the potenti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ionosphere and the external sourc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