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9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诱导式卫星欺骗干扰可诱导航空器逐渐偏离预定航迹,难以被发现,因此及时有效地检测干扰是飞行安全的保障。在现有紧组合导航体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误差估值累加开环校正的紧组合导航结构,并证明了其性能与传统闭环校正紧组合导航性能等效。在此结构中,将紧组合导航系统与自适应序贯概率比检测方法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估值累加开环校正的诱导式欺骗检测方法,融合紧组合导航信息与其他不受欺骗影响的导航信息,构建欺骗检测统计量进行诱导式欺骗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开环校正结构可避免随时间累加的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所导致的组合导航滤波器发散问题,同时欺骗检测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算法对“最坏”情形下微小诱导式欺骗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全球定位系统欺骗攻击(GSA)对相量测量装置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注意力机制生成对抗网络(SAGAN)的智能电网GSA防御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参数,构建了改进网络-物理模型,利用历史数据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的量测值.然后,在SAGAN的生成器和判别器网络中分别融入一个时间注意力模块,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网络-物理模型的改进SAGAN防御方法.通过训练改进SAGAN,得到一对判别器和生成器,利用判别器检测采集的量测值是否遭受GSA,当检测到攻击时,利用生成器生成的数据替换欺骗数据,从而实现智能电网对GSA的主动防御.最后,基于IEEE 14节点和IEEE 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IEC 60870-5-103规约是应用于继电保护设备的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传输的主要内容是与继电保护有关的信息.该报文进行的是明文传输,缺乏加密措施和数字签名机制,安全性较低.为了验证以太网传输的103规约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搭建了主站与配电网自动化DTU终端的通信实验环境.运用ARP欺骗手段对系统进行了中间人攻击测试,实验的结果表明以太网传输的103规约具有中间人攻击的风险.为了提高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密码算法的双向身份认证机制,并采用对称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技术确保传输报文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IP地址真实性验证成为构建可信网络的基础,基于源-目的标识(密钥)的自治域级IP欺骗过滤和基于源标识(公钥)的端系统级IP认证均采用了端-端方式试图解决IP欺骗.端-端认证方式实现简单,但却忽略了IP欺骗报文对中间网络的泛洪攻击,防御效果差.提出面向IP欺骗防御联盟成员的域间IP欺骗防御服务增强机制——ESP(enhanced spoofing prevention).ESP引入开放的路由器协同机制,提供了源-目的路径中ESP节点信息通告和协同标记的框架.基于源标识IP欺骗防御,ESP融入了路径标识,不仅减小了源标识冲突概率,而且混合型标识支持了ESP节点根据报文标识提前过滤IP欺骗报文.基于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提出前缀p-安全节点的概念和检测理论,有效控制了源标识传播范围,减小了ESP节点的标记和过滤开销.ESP继承了基于标识的防御机制的可部分部署性,能够很好地支持动态路由和非对称路由.应用Routeview提供的RIB(routing information base)进行评估,ESP增强了IP欺骗防御服务的能力,而且能够提前过滤IP欺骗报文.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协议机制的防ARP欺骗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天福  白光伟 《计算机工程》2008,34(14):168-170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建立在友好通信、充分信任基础上的协议,因此,很容易受到攻击。该文介绍ARP协议工作机制、协议安全漏洞和当前已经提出的针对ARP欺骗的对策,并指出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采用改进协议机制的方法用于防止ARP欺骗,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利用ARP协议的网络欺骗攻击。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IPv6下网络协议欺骗的一般原理,详细分析了ICMPv6协议及其存在的漏洞.对于ICMPv6重定向及NS/NA欺骗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ICMPv6重定向欺骗和NS/NA欺骗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期校园网内频繁爆发一种叫ARP木马的网络病毒;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的稳定和安全。该文介绍了ARP协议的工作过程以及ARP欺骗的原理,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ARP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建立在友好通信、充分信任基础上的协议,很容易受到攻击。如何防范校园网络流行的ARP欺骗攻击,已成为网络管理员与用户高度关注的问题。该文介绍ARP协议工作机制、协议安全漏洞,ARP欺骗攻击原理和现象,然后从用户和网络管理人员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多种ARP欺骗的防治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建立在友好通信、充分信任基础上的协议,很容易受到攻击。如何防范校园网络流行的ARP欺骗攻击,已成为网络管理员与用户高度关注的问题。该文介绍ARP协议工作机制、协议安全漏洞,ARP欺骗攻击原理和现象,然后从用户和网络管理人员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多种ARP欺骗的防治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通过网络的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该文简单的介绍了ARP欺骗、监听、拒绝服务三种常见攻击手段的原理,并针对当前网络中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结合最新的一些技术,整体给出了防御网络常见攻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