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43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46篇
机械仪表   187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未 《机床与液压》2007,35(10):85-87
根据高速精密X-Y工件台的工艺参数的特点,对高速精密定位X-Y工件台的动态精度进行分析,包括阶跃输入时间响应、频率响应、系统的动刚度kD的分析.并从结构及材料方面提出了使高速精密定位X-Y工件台达到良好技术性能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万良辉  何利 《锻压技术》2005,30(5):26-29
对宽凸缘筒形件拉深模工序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给出设计优化的拉深工序的思路,并对拉深模CAD系统的开发进行了讨论。在输入相关参数后,拉深模CAD系统可完成拉深模的设计并绘出实体图,显著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了焊接工件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在机器人焊接条件下,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工件位置标定算法。标定时,不需要增加其它的辅助设备,利用机器人示教功能获得少数参考点(大于或等于3点)的坐标,然后用模拟退火算法求出从工件模型到实际工件的位置变换矩阵。算法是通用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标定算法的计算误差小于0.02mm。示教误差对工件位置标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示教误差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抵消,使得工件位置标定误差较小,通常小于0.5mm,极端情况下,标定误差小于0.9mm,可以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如果焊接工件的位置标定是在路径规划之前进行的,规划时用到的位姿数据是对应真实世界中的数据,则路径规划的结果可以直接用于下载到机器人控制柜运行。  相似文献   
4.
周琦  刘方军  关桥 《焊接学报》2004,25(5):77-79,84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了电子束焊接过程中工件传导电流的传导比均值与输入束流的函数规律,函数的极大值是电子束焊接动态过程工件被穿透的临界状态转变点。利用电子束焊接过程的临界穿透束流特性,讨论了电子束受金属蒸气影响后的焦点状态与漂移空间传输的电子束焦点状态存在不同特性,提出了一种测量电子束焊接过程动态焦点的方法,变焦-临界穿透束流极值焦点测量法。  相似文献   
5.
数控系统对零件加工程序段中的坐标值译码最为复杂,采用C语言开发了数控系统中的译码程序,实现了工件坐标系下的编程译码,为今后实现更多编程方法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对称工件定位算法:收敛性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ymmetric workpiece localization algorithms combine alternating optimization and linearization. The iterative variables are partitioned into two groups. Then simple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can be employed for each subset of variables, where optimization of configuration variables is simplified as a linear least-squares problem (LSP). Convergence of current symmetric localization algorithms is discussed firstly. It is shown that simply taking the solution of the LSP as start of the next iteration may result in divergence or incorrect convergence. Therefore in our enhanced algorithms, line search is performed along the solution of the LSP in order to find a better point reducing the value of objective function. We choose this point as start of the next iteration. Better convergence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Besides, imposing boundary constraints on the LSP proves to be another efficient way.  相似文献   
7.
辊速差对轧件头部弯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下工作辊线速度不相等会引起变形区中两个工作辊面上的摩擦力不对称,导致变形区形成搓轧状态。基于此状态,导出了快、慢辊的力矩差和两辊面出口侧所受的剪应力差,并阐述了快、慢辊沿轧向错动的情况,进而分析了轧件头部下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铣削加工中薄壁件装夹方案优选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装夹变形的工艺难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薄壁件装夹方案进行了优选.将工件视为弹性体,装夹/支撑作为刚体,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装夹位置、装夹顺序以及加载方式三个因素在装夹过程中对框类薄壁零件产生变形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夹具或支撑间距较大,先在刚性较差的表面上进行装夹,每个夹紧力均在一步内施加的方案是最佳装夹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根据形封闭原理确定工件可行夹紧区域的方法。该方法针对预先确定定位配置的情况,依据形封闭原理计算出可以使工件达到形封闭的可行夹紧区域,夹具布局设计人员可以在该区域内选取所需的夹紧位置。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工件的夹紧表面为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Machined surface roughness will affect parts’ service performance. Thus, predicting it in the machining is important to avoid rejects. Surface roughness will be affected by system position dependent vibration even under constant parameter with certain toolpath processing in the finishing. Aiming at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in the machining proces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osition-varying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compensated acceleration by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To reduce the stochastic error of measuring the machined surface profile height, the surface area is repeatedly measured three times, and Pauta criterion is adopted to eliminate abnormal points. The actual vibration state at any processing posi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single-point monitoring acceleration compensation model. Seven acceleration features are extracted, and valley, which has the highest R-square 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iltering features, is selected as the input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by mutu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s. Finally, by comparing the measured and predicted surface roughness curves, they have the same trends, with the average error of 16.28% and the minimum error of 0.16%. Moreover, the prediction curve matches and agrees well with the actual surface state, which verifie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