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
引用本文:张晨晨,甄长慧,曹静.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1-84.
作者姓名:张晨晨  甄长慧  曹静
作者单位:1.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 安徽蚌埠233030;2.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
基金项目:2013年度蚌埠医学院科研课题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2014年度蚌埠医学院科研课题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重点研究项目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以总结隐喻的认知机制为基础,综合探讨了隐喻的翻译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红高粱家族》葛氏译本的分析中.研究发现葛氏译本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作中的隐喻,有利于英语读者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象、缩小不同民族间的认知差异;同时,这也为分析和判断莫言英译作品的隐喻译介效果提供了新视角.

关 键 词:《红高粱家族》  认知  隐喻  翻译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