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渤海典型稠油活性组分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华 朝,张 健,李 浩,宋 夏,靖 波,王金本. 渤海典型稠油活性组分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J]. 油田化学, 2017, 34(4): 626-630
作者姓名:华 朝  张 健  李 浩  宋 夏  靖 波  王金本
作者单位: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8; 2.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8; 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4.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 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海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项目编号2016ZX05025-003)
摘    要:为了揭示原油组分分子组成与各组分界面性质、乳化性能间的关系,阐明油水界面性质变化和原油乳化机理,用极性分离法将渤海某油田稠油分离为沥青质、胶质、剩余分三个组分,含量分别为5.45%、26.5%、57.13%。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高分辨质谱分析了三组分的分子组成,采用界面张力仪、界面黏弹性仪测定了各组分与模拟水间的界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胶质中含有大量酸性化合物,其中沥青质中酸性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高、缩合度高且富集多杂原子化合物。0.55%沥青质、5%胶质、5%剩余分模拟油与模拟水间界面张力分别为11.5、20、28 mN/m,说明酸性化合物是原油中主要活性物质,且多杂原子酸性化合物的界面活性更强。原油三组分模拟油的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下降,在剪切速率为0.02~0.4 rad/s时,原油三组分/模拟水界面剪切黏度排序为沥青质胶质剩余分,说明各组分形成的界面膜具有明显的结构特性,沥青质尤为明显。原油与乙醇胺溶液能形成稳定的W/O型乳状液,一周后仍无水相析出;除去原油中沥青质后,乳状液稳定性明显变差,11 h后油水完全分层;除去沥青质、胶质后,不能产生乳化现象,说明沥青质、胶质是渤海某油田稠油乳化的活性组分。

关 键 词:沥青质; 胶质; 分子组成;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黏度; 乳状液稳定性

Effect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Bohai Heavy Oil on Water-oil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Emulsion Stability
HUA Zhao,ZHANG Jian,LI Hao,SONG Xi,JING Bo,WANG Jinben. Effect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Bohai Heavy Oil on Water-oil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Emulsion Stability[J]. Oilfield Chemistry, 2017, 34(4): 626-630
Authors:HUA Zhao  ZHANG Jian  LI Hao  SONG Xi  JING Bo  WANG Jinb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